酒精性肝病诊治指南
酒精性肝病临床诊断标准:
1.有长期饮酒史,一般超过5年,折合酒精量男性》40g/d,女性>20g/d;或两周内有大量饮酒史,折合酒精量》80g/d。应注意性别、遗传易感性等因素的影响。酒精量换算公式:g=饮酒量(ml)*酒精含量(%)*0.8。
2.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可无症状,或有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黄疸等;随着病情的加重,可有神经精神、蜘蛛痣、肝掌等症状和体征。
3.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GGT、TBiL、PT、MCV等指标升高,禁酒后这些指标可明显下降,通常四周内恢复正常,AST/ALT》2,有助于诊断。
4.肝脏B超、CT检查有典型表现。
5.排除嗜肝病毒的感染、药物和中毒性肝损害等。符合第1、2、3项和第5项或第1、2、4和第5项可诊断为酒精性肝病。仅符合第1、2和第5项可以诊酒精性肝病。
酒精性肝病的分型诊断:
1.轻症酒精性肝病
肝脏生物化学、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基本正常或轻微异常。
2.酒精性脂肪肝
影像学诊断符合脂肪肝标准,血清ALT、AST可有轻微异常。
3.酒精性肝炎
血清ALT、AST或GGT升高,可有血清TBiL升高。重症酒精性肝炎是指酒精性肝炎中合并肝昏迷、肺炎、急性肾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可伴有内毒素血症。
4.酒精性肝纤维化
症状及影像学无特殊。未作病理检查时应结合饮酒史、血清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Ⅲ型胶原、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GGT、AST/ALT、胆固醇、载脂蛋白A1、TBiL、α2巨球蛋白、铁蛋白等改变,这些指标非常敏感,应联合检测。
5.酒精性肝硬化
有肝硬化临床表现和血清生物化学指标的改变。
二、影像学诊断:
影像学检查用于反映肝脏脂肪浸润的分布类型,粗略判断弥漫性脂肪肝的严重程度,提示是否存在显性肝硬化,但其不能区分单纯性脂肪肝与NASH,且难以检出小于33%肝细胞脂肪变。应注意弥慢性肝脏回声增强以及密度减低也可见于肝硬化等慢性肝病。
(一)超声诊断
1.肝区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强于肾脏和脾脏),远场回声逐渐衰减。
2.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
3.肝脏轻至中度肿大,边缘角圆钝。
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提示肝内彩色血流信号减少或不易显示,但肝内血管走行正常。
5.肝右叶包膜及横膈回声显示不清或不完整。
具备上述第1项及第2-4项中一项者为轻度脂肪肝,
具备上述第1项及第2-4项中2项者为中度脂肪肝,
具备上述第1项及第2-4项中2项和第5项者为重度脂肪肝。
(二)CT诊断
弥漫性肝脏密度降低,肝脏与脾脏的CT值之比小于或等于1. 弥漫性肝脏密度降低,肝脏与脾脏的CT值之比小于1但大于0.7者为轻度;肝脏与脾脏的CT值之比小于0.7但大于0.5者为中度;肝脏与脾脏的CT值之比小于0.5者为重度。 三、组织病理学诊断 酒精性肝病病理学表现主要为大泡性或大泡性为主伴小泡性的混合型肝脂肪变。依据病变肝组织是否伴有炎症反应和肝纤维化,可分为单纯性脂肪变、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
(一)单纯性脂肪肝 依据肝细胞脂肪变性占据所获取肝组织标本量的范围,分为4度(F0 -4)F0:〈5%肝细胞脂肪变;F1:5%-30%肝细胞脂肪变;F2:31%-50%肝细胞脂肪变;F3:51%-75%肝细胞脂肪变;F4:〉75%肝细胞脂肪变。
(二)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 酒精性肝炎肝炎的脂肪肝程度与单纯性脂肪肝一致,分为4度(F0-F4);依据炎症程度分为4级(G0-G4):G0无炎症;G1腺泡3带呈现少量气球样变肝细胞,腺泡内散在个别点灶状坏死和中央静脉周围炎;G2腺泡3带明显气球样变肝细胞,腺泡内点灶状坏死增多,出现Mallory小体,门管区轻至中度炎症;G3腺泡3带广泛气球样变肝细胞,腺泡内点灶状坏死明显,出现Mallory小体和凋亡小体,门管区轻至中度炎症伴或门管区周围炎症;G4融合性坏死和或桥连坏死。 依据纤维化的范围和形态,肝纤维化分为4期(S0-S4)S0:无纤维化;S1:腺泡3带局灶性或广泛的窦周/细胞周纤维化;S2:纤维化扩展至门管区,局灶性或广泛的门管区星芒状纤维化;S3:纤维化扩展至门管区周围,局灶性或广泛的桥连纤维化;S4肝硬化。 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组织病理学报告:酒精性肝炎-F(0-4)G(0-4)S(0-4)。F:脂肪肝分度G:炎症分级S:纤维化分期。
(三)肝硬化 肝小叶结构完全毁损,代之以假小叶形成和广泛纤维化,大体为小结节性纤维化。根据纤维间隔是否有界面型肝炎,分为活动期和静止期。 四、酒精性肝病的治疗 (一)评估方法 有多种方法用于评价酒精性肝病严重程度及近期存活率,目前有以下几种方法:Child-Pugh积分系统、凝血酶原时间-胆红素判别函数(Maddrey 判别函数)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分级等,其中Maddrey判别函数有较高价值,其判别函数公式为:4.6*PT(s)差值+TBiL(mg/dl)。
(二)治疗 酒精性肝病的治疗原则是戒酒和营养支持,减轻酒精性肝病的严重程度;改善已存在的继发性营养不良和对症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及其并发症。
1. 戒酒 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肝病最重要的措施。戒酒过程中应注意戒断综 合症(包括酒精依赖者、精神神经症状的出现与戒酒的关系,多呈急性发作过程,常有四肢抖动及出汗等症状,严重者有戒酒性抽搐或癫痫样痉挛发作)的发生。
2. 营养支持 酒精性肝病患者需良好的营养支持,在戒酒的基础上应提供 高蛋白、低脂饮食,并注意补充维生素B、C、K及叶酸。
3. 药物治疗
(1) 糖皮质激素可改善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的生存率。
(2) 美他多辛可加速酒精从血清中清除,有助于改善酒精中毒症状和行 为异常。
(3) 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酒精性肝病的患者有组织学恶化的趋势。甘草酸 制剂、水飞蓟素类和多烯磷脂酰胆碱等药物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细胞器等作用,临床应用可改善肝脏生化学指标。但不宜同时应用多种抗炎保肝药物,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及因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不良反应。
(4) 酒精性肝病的患者常伴有肝纤维化的病理表现,应重视抗纤维化的 治疗。对现有抗纤维化的中成药或方剂,今后应根据循征医学的原理按照新药临床研究规范进行大样本、随机、双盲临床试验,并重视杆组织学检查结果,以客观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
(5) 积极处理酒精性肝硬化的并发症(如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 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性脑病和肝细胞肝癌等)
(6) 严重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可考虑肝移植,要求患者肝移植前戒酒3- 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