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预防保健知识
前不久,长沙市某新闻单位为百余名编辑、记者进行体检,结果查出85%以上的员工患有程度不一的颈椎病。一些编辑记者自述感到头晕目眩,四肢无力。没料到与颈椎病有关。
这种病以往常见于中老年人,而目前发病年龄却呈年轻化趋势。原因在于经常伏案,长时间从事频繁使用手腕和手指的工作。加重了操作者颈部、肩部的疲劳。加上这些年轻的伏案者不注意自身调理和锻炼,长期加班加点,甚至持续熬夜,因此很容易患上颈椎病。
颈椎病的形成原因
脊椎间的超负荷偏载或超限度活动是导致颈椎周围软组织的损伤主要的损伤,颈椎周围软组织的损伤引起颈椎钩椎关节错位和松动的关键,钩椎关节错位和松动是颈椎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颈椎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是颈椎病根本原因。
软组织的损伤对颈椎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都起到直接的关键作用。
脊柱椎间的活动范围和其承载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了限度的就会造成椎间组织损伤。在长期临床实践观察中发现有椎间病的人都有外伤或积累性劳损,或长期不良姿势下工作的经历。
椎间盘髓核突出并不是引起椎间病症状和体征的唯一因素。
根源于下列事实:
①存在有无症状的椎间盘髓核突出;②存在无髓核突出,但有腰椎间突出症的典型症状患者。③存在有多节椎间盘突出,但引起的症状、体症,多数为其中的一节,而且并不一定是突出最大的一节。④有的椎间盘和患者经正骨推拿等诊疗后症状已渐渐消除,但CT和MRI证明突出仍然存在。⑤更有说服力的是1-2%的患者椎间髓核突出是在健侧而不是在患侧。
椎骨病理性位移,椎间力的平衡状态改变,椎间软组织损伤及机化粘连,相应神经根张力增加是椎间病长期不愈的主要因素。
纠正病变椎间三维方向上的病理性位移,是治疗椎间病的关键。
颈椎病的一般表现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逐渐地发生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或颈椎正常生理曲线改变后,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颈部脊髓、椎动脉、颈部交感神经而引起的一组综合症状。这类患者轻则常感到头、颈、肩及手臂麻木,重则可导致肢体酸软无力,甚至出现大小便失禁及瘫痪等。
轻度颈椎病患者,在出现颈、肩疼痛、酸胀、僵硬、麻木、无力等症状后,由于治疗不及时,或者工作、生活习惯无法改变,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手臂麻木、行走困难;大多数中度患者3年至5年内发展成眩晕、四肢无力、视力下降、耳鸣、失聪、失眠等重度程度;严重者甚至出现高位截瘫、大小便失禁等。
颈椎病是可以预防的
虽然颈椎病的发病率很高,但却是可以预防的。重视以下几点以预防该病的发生、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对年轻人而言,比较喜欢到流行、时尚的歌厅、迪厅等娱乐场所去玩,在这些地方,各种节奏加上酒精的刺激,人近乎疯狂,少男少女们高频率地摇头,这些动作会对颈椎造成极大的伤害。
上班族则要依据工作性质来相应地放松、活动颈部,如办公室人员、电脑操作员、文字工作者、教师、会计、科研人员、驾驶员、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还有长时间看书报、看电视、玩牌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容易患此病。
相对老年人来说,不要盲目相信一些不负责任、非专业的广告,比如鼓励颈部不适者每天摇头等,这对颈椎是十分有害的运动,更不要去一些非正规的诊所按摩。
颈椎病的治疗原则
纠正病变椎间三维方向上的病理性位移,是治疗椎间病的关键。
一般来说,颈椎退行性疾病,病程早期以功能性改变为主,大部分可以施行保守治疗,方法包括热敷、改善颈部组织的血液循环。
保持自然的站立和坐姿,保持头、颈、胸的正常生理曲线。
长期伏案工作者,应在2小时左右,轻柔地转动头、颈部数次,注意不要过度摇头,那样会有害无益。
保持良好的睡眠体位,使用合理的枕头,平卧时颈部不能悬空,原则上不要按摩,按摩没有确切的效果,做完之后,当然很舒服。过后则会加重,手法过重还会加重软组织损伤。
在没有去医院确诊前,不要盲目做牵引,因为对于较重的脊髓型颈椎病,一旦盲目做牵引后果不堪设想,甚至危及生命。如保守治疗无效,病情反复或进展迅速,出现四肢麻木、乏力等症状,则说明已发生器质性病变,此时,脊髓或神经根的压迫已比较严重,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产生瘫痪,此时必需尽快找脊柱专科大夫就诊,采用正规、严格、系统的治疗方法。
1.针刀医学科学诊治:针刀,手法,牵引:
①偏离中心轴线的椎体往轴向靠拢,纠正椎体的轴向偏移。
②解除肌痉挛,松解椎间软组织、缓解神经根张力和改善血运。
③协调椎间盘突出物的位置关系。
2.中医药治疗: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种损伤后必然使其正常生理功能受到影响。“肢体损于外,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因之不和。”因此治疗根椐局部与整体兼顾,外伤与内损并重的原则辩证施治,纠正内外环境的平衡,消除软组织的炎症、水肿。中医辩证论治:以祛风除湿、清热通络、行气活血、攻下逐瘀、和营止痛;凉血解毒止痒,清热解毒,活络舒筋补气养血、补益肝肾等内服治疗外加针刺,小针刀、理疗、埋线、气功、导引、推拿、按摩等。
3.推拿:
以轻柔手法操作,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使病症得到改善、或者对颈部肌肉做大幅度的调动活动、以达到缓解痉挛,改善血运,调节关节状态的目的。
4.理疗:
应用人工的或天然的物理因子,作用于机体,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5.西成药物疗法:
①止痛药:如阿斯匹林、复方醋柳酸、芬必得、消炎痛等。
②激素类药:氟美松、强的松。
③舒筋活血药、活络丹、颈痛灵。
④外用药、骨质宁擦剂。
6.局部阻滞疗法
局部阻滞疗法具有弥补手术疗法和药物疗法不足的特点,所用器械简单,药物安全性大,治疗所需时间短、对机体副作用小,而且可以反复应用,不产生药物依赖性,对人体系统无害。
7.硬脊膜外间隙注药疗法:
该方法是在非手术治疗法中对颈椎病治疗最为有效的一种神经阻滞方法。应用神经丛、干节等阻滞,治疗颈固性疼痛,解除血管痉挛,阻断劣性刺激,调整植物经经系统功能和抑制内脏反射,具有特殊效应。药物到达病灶后,首先抑制损伤神经内伤害性感受器的兴奋,阻断痛觉传导经路,药物还可以扩散到的间隙,横突孔周围。椎间孔及邻近部位。从而广泛地消除无菌性炎症。解除肿胀和粘连,调整神经功能、解除神经压迫、改善脊髓的血液供应。从而提高器官功能、使病变痊愈。
8.星状神经阻滞疗法在颈椎病的治疗中,是具有独特疗效的方法,另作专题介绍。
9.手术原则:
1、颈椎病手术是要达到减轻压迫与重建颈椎稳定的目的,如有脊髓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是没有手术治疗意义的。
2、选择手术治疗时,应考虑患者的职业、年龄、患者的身体状态、对手术的耐受性,更重要的是患者对手术的态度,是否积极要求采取手术治疗。
3、本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机制错综复杂,应根据不同的病性选择不同的方式。
总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机制错综复杂,任何单一的治疗方法都只会耽误治疗造成久治不愈。一定要慎重择医,科学治疗,以免延误病情的造成新的损伤甚至瘫痪、死亡,血的教训惨不忍睹。张海迪、桑兰、周杰伦等都是脊椎病的受害者,王义夫因颈性眩晕发作,最后一枪失误,痛失悉尼奥运会金牌,中科院士,湖大教授XXX后半生只能躺着看书、写字、长期卧床不起,本地患者更是数不胜数。
预
防:
一、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
二、保持适宜的睡眠条件。
①养成正确的睡眠姿势②选择软硬适度的枕头③使用弹性适宜的床铺④保证充足的睡眠
三、纠正和避免工作与生活中不良体位
四、防止潮湿、着凉
五、避免外伤和不协调动作。
六、早期及时科学治疗。
正确鉴别诊断相关疾病
颈椎病可以诱发多种疾病。由于颈椎病所侵害的部位可涉及周围的脊髓、神经、血管等多种重要组织,因此,颈椎病除固有轻、中、重度症状外,还可诱发多种异常表现。
如颈交感神经受刺激损伤会出现胃肠功能异常,常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稀或便秘等,很容易与浅表性胃炎、胃溃疡混淆;又如第四颈椎压迫神经根,会出现心动过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绞痛等症状,若以抗心脏病药治疗能暂时缓解症状,但极易被误诊;另外,颈椎病还能引起呼吸或吞咽困难、血压异常等许多似乎与颈椎病无关的症状。
由于人们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对颈椎病的认识不足,治疗往往仅采用物理疗法,如牵引、按摩等,这实际只是拉大了椎间隙,并未使颈椎发病部位获得根本的病因治疗,故牵引等治疗的效果是有限的。
一旦患者牵引疗法起不了作用,若继续进行,将使颈椎病加重,尤其是脊髓型颈椎病,就会产生一些可怕的后果:如高位截瘫、大小便失禁等。正确的治疗方法,必须尽快去正规医院,找专业的脊柱专科大夫就诊,以免耽误治疗时机,造成严重后果。
颈椎病可配合食疗
中医认为,颈椎病一般分为风寒湿痹阻型、气滞血瘀型、痰湿阻络型、肝肾不足型和气血亏虚型。
颈椎病治疗方法很多,包括锻炼操、药枕、牵引、推拿、理疗、贴膏药、服药及手术等,此外,还可配合食疗。
如风寒湿痹阻者可选用葛根、狗肝菜、干姜、樱桃;气滞血瘀者可选用蛇肉、黄膳、适量饮酒;痰湿阻络者可选梨、扁豆、赤豆;肝肾不足者可选黑豆、番茄、黑芝麻、枸杞子、狗肉、羊肉、鹿肉、鱼虾、韭菜;气血亏虚者可食红枣、黑枣、葡萄、桂圆肉、桑椹、阿胶等。
介绍两个颈椎病食疗方子:
1、
葛根五加粥
原料葛根、薏米仁、粳米各50克,刺五加15克。将原料洗净,葛根切碎,刺五加先煎取汁,与余料装入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煮沸,文火熬成粥。可加冰糖适量。功用祛风除湿止痛,适宜风寒湿痹型颈椎病,颈项强痛。
2、
清炖乌蛇
原料乌蛇1条,葱、姜、黄酒、清水适量。将乌蛇去皮、内脏,洗净,切成长5厘米段块。入沙锅,加葱、姜、黄酒、清水。武火煮沸后,文火炖至熟透,再加盐即成。分次服食,功用法祛风通络,适宜颈椎病肢体疼痛麻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