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医治边疆医院“人才短缺症”?
2013-03-29
于海清

主治医师松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谁来医治边疆医院“人才短缺症”?时间:2013-03-29 09:00   来源:云南日报

21日一早,绿春县医院的负责人刚走进云南省医学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现场,就发现“招聘单位比毕业生源还多,而且每个单位都要招收四五十人”。他们立刻明白,和那些一脸青涩的毕业生一样,招聘方之间也面临着同样激烈的竞争。

顶着当头的太阳在招聘现场值守了一上午,收到的毕业生自荐材料,还没有计划招聘数多。眼看着今年特殊制定的紧缺性岗位补员招聘计划又将落空,远道而来的他们心里都不是滋味。

现场

虚位以待,少人问津

由院长带队的绿春县医院招聘点,为吸引人才做足了准备。文图并茂的宣传小册子,直观展示了医院的硬件设施设备,以及部分重点科室的医疗技术水平。医院今年计划特招5名免考临床专业毕业生,参与社会招聘的各类专业毕业生则不限人数。若按300张床位配备医护专业人员,绿春县医院总数还差近一半,仅临床专业就需补充50来人。之前几年,医院的招聘都不如愿,前年计划招聘10人,结果实招1人。

当天早上,富宁县卫生局长也带着县医院、县妇幼保健机构的“一把手”们,来到昆明医科大学承办的医学类毕业生洽谈会坐镇招聘。该县今年计划招聘的17个临床医学、影像、妇产、口腔和麻醉本科毕业生,仍然享受面试合格者无需参加事业单位考试,就直接录用为在编在职人员的特殊政策。然而,两个多小时过去后,招聘点仅收到12份自荐材料,而且生源结构也不太理想。对于今年能否完成招聘计划,几位招聘者心里都没有底。据他们介绍,富宁县已连续几年来昆明招聘医学类人才,每年提供紧缺性特招岗位近20个,但实际招到的仅约三分之一。而且,去年计划向社会招考100名医学类人才,因有的岗位人数报考不足,无法开考,最后只招到50多人。

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医院和维西县医院招聘点毗邻,两位院长比肩而座一上午,分别收到的自荐表只有十多份。两医院今年各自计划招收临床、医学影像等专业的毕业生14人及25人,但冷清的招聘点,让两位院长再次感受到了完成计划的压力。其中,需要补充临床医师四五十人的香格里拉医院,去年计划招收5人,仅招到2人。今年计划补充19个紧缺岗位的宁蒗县医院,在招聘点前悬挂出自制的宣传挂图,上面有近年来投入3000余万元建设的业务用房,以及配备的16排螺旋CT和生化分析仪等设备仪器。“有好马还得有好骑士”,一位招聘者形象地比喻出医院求才若渴的心理。宁蒗彝族自治县医院的资料显示,目前全院165名专业技术人员中,仅有5名高级职称,有本科学历的25人。

分析

宁为牛后,不为鸡首

基层医疗人才短缺,除了人才培养总量不足与需求量增大外的客观因素外,一些毕业生宁愿选择在省里或州市的三甲医院做合同工或临时工,也不愿意到有编有岗的县级医院工作。

对此,富宁县卫生局局长分析了3个原因,一是三甲医院学习资源多、氛围好,对日后考取医师执业资格证并全面发展比较有利。同一个班的医学毕业生,在进入城乡不同等级的医院就业三五年后,业务水平会大不一样;二是从业于不同级别、有无编制岗位的医院,待遇差别不是很大,而且三甲医院无编制人员待遇还会高于基层医院有编制人员两至三倍,同等职称医师,在基层医院的绩效也相差二至三倍。三是由于边疆条件艰苦,交通没有区位优势,医学类人才本就供不应求,毕业生就业机会较多,基层缺乏吸引力。

以绿春县医院为例,近几年每年投入1000万元左右购置医疗仪器设备,早已告别了过去医师诊疗靠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老三件”等简陋设备辅助的时代。然而,由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近10年基本没招人,医护人员的年龄结构“像杠铃一样两头大中间小”。目前,有专科及本科学历的医护人员仅约15%,且每年还有4至5人调走或辞职。医护人员基本是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计。

迪庆州招聘医学毕业生难,除了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外,本地教育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能通过高考学医并返回家乡服务的人本来就少。加上执业边疆贫困地区医疗机构压力重、环境差、待遇低,少量的医学毕业生宁愿改行参加公务员考试,也不愿从医。

因为专业人才招聘难,以及部分培养成熟的骨干人才调动或辞职,目前富宁县各类医疗机构的290个编制,有在编人员203个。“有编有设备但没有人”,已制约当地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据富宁县妇幼保健院负责人介绍,该院现有35个医护人员中,儿科、门诊、临床、妇产科4个科室,分别只有一个40来岁的专业医师。“如果有一人休息,科室就得关门。如果再干几年没有后续人才顶上,就断根了”。

展开全部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