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自闭症)儿童的认知特点1
2013-08-21
张月恒

主治医师大兴精神病医院

孤独症儿童的认知特点一般有哪些?在我们接触到的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说,孩子刚出生时一切都正常,但是随着孤独症疾病的产生,孩子的一切发展都似乎停止了,甚至一些孩子的语言和行为还出现了到退的现象。由于“读”不懂孩子,许多家长觉得无法与孩子沟通和交流,对孩子的发展一筹莫展。

我们许多教育机构(幼儿园和普通小学、中学)也因教师对孤独症疾病不了解,又缺乏特殊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所以对这些儿童的发展显得手足无措。实践告诉我们,其实孤独症儿童在行为、认知发展等方面与正常儿童的发展规律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通过有效的教育康复,他们在发展速度上要比正常儿童慢。与同龄儿童相比,大部分孤独症儿童的认知水平要比正常儿童浅。但是,在具体的认知方法方面,绝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在对事物的认知方法上与正常儿童有明显不同。

1.孤独症儿童对事物的认知往往关注的是一个细节,而不是整体

我们知道,人的认知发展通常经历从感知、表象到概念这样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是建立在现有物质基础之上的。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成人常说孩子似乎总比自己同龄时聪明,孩子会因适应社会潮流而在思想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与成人产生代沟。譬如说,上世纪50年代初,我国经济十分落后,农村照明所用的都是油灯。那时的孩子对灯的感知是晚上有了它可以看见其他物体。以后,当人们讲到灯时,农村的孩子自然在脑海中显现的一定是用一个小容器和一根灯捻构成的灯的形象,并据此形成这样的概念,灯是夜晚以豆油或者菜籽油作为燃料的,用来照明的工具。那么,当时农村是不是仅此一种照明工具呢?其实不然,当时还有用电石做成的电石灯、用松枝燃烧来照明的,还有用蜡烛作为照明工具的。可是,当孩子接触到的只是用豆油或者菜籽油作为燃料的油灯时,他们必定会产生这样的结论。可是,当进入21世纪,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已经用上电来照明的时候,这时的孩子对灯的概念就绝不会是油灯的影像了。这就是我们对一个事物认识的基本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20世纪50年代的孩子对灯的认识是一个由容器和灯捻构成的照明工具,对于灯的照度,火苗的温度等并不感兴趣。可是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讲,他们的认知过程却与我们不同,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过程与我们是相悖的。美国科罗拉多州州立大学的动物学副教授格兰汀博士是一个孤独症患者,她在叙述小时候对狗的认识时说,她找到了她居住的那个镇上所有的狗,并对它们仔细观察,至于这个动物为什么是狗而不是猫她并不感兴趣,结果她发现所有的狗的鼻子都是一样的,据此她才确立了狗这样一个动物的概念。从格兰汀博士的叙述中我们看到,孤独症儿童对事物的认知往往关注的是一个细节,而不是整体。她是通过狗鼻子的形状来认识狗并区分狗与其他动物的区别的。这其实就是孤独症儿童认知的一个主要特点。关于孤独症儿童对事物的观察与区别中显现出的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