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纹身可能传染丙型肝炎
2012-12-19
欧宏亮

副主任医师宁波第二医院

在某医院会诊,遇到一个24岁小伙子,因为某种原因,几年前纹身了,在肩部纹了个小动物,前两天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随后丙型肝炎抗体阳性,有做了丙肝RNA,也是阳性,确诊丙肝病毒感染,他没有输血、手术等经历,也没有静脉注射毒品,唯一可能感染丙型肝炎的原因,就是那次纹身。

我们复习一下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对于传播途径的描述:丙型肝炎传播途径

1.HCV主要经血液传播,主要有:(1)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我国自1993年对 献血员筛查抗-HCV后,该途径得到了有效控制。但由于抗-HCV存在窗口期、抗-HC V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及少数感染者不产生抗-HCV,因此,无法完全筛除HCV RN A阳性者,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感染HCV。(2)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 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在某些地区,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HCV传播占60%~9 0%。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 针刺等也是经皮肤和黏膜传播的重要途径。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医疗方法也与HCV传播有关;共用剃须刀、牙刷、文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 HCV潜在 的经血传播方式。

2.性传播:与HCV感染者性交及有性乱行为者感染HCV的危险性较高。同时伴 有其他性传播疾病者,特别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毒(HIV)者,感染HCV的危险性更高。

3. 母婴传播:抗-HCV阳性母亲将HCV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为2%,若母亲在分 娩时HCV RNA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可高达4%~7%;合并HIV感染时,传播的危险性 增至20%。HCV病毒高载量可能增加传播的危险性。

部分HCV感染者的传播途径不明。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HCV。

丙型肝炎和艾滋病传播途径是一样的,但在实际中,现在艾滋病感染者主要是性途径感染多些,而丙型肝炎主要经血液传染,血液管理严格后,经血液传染的越来越少了,但是这种纹身传染的,其实还是比较少见的,再次提醒大家,如果纹身,尽量去可靠的地方。

展开全部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