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治疗的前世今生
2018-01-14
白云波

主任医师三亚市人民医院

“封闭”一词被老百姓熟知,都知道它是用来治疗疼痛的。分两种情况,一种无限夸大疗效,例如某某关节痛得不行,结果到医院,大夫给打了“封闭”就好了。另一种说“封闭”针的药物中含有激素危害很大,因此极力地拒绝。医疗界和老百姓之间存在着一种尴尬情况,即在专业学术交流时看不到“封闭”一词,但是在民间甚至部分基层医生还在采用“封闭”称呼疼痛注射。

那么呢?封闭疗法起源于前苏联和英国,又称普鲁卡因封闭疗法,距今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它是将普鲁卡因注射于人体的局部痛点,以阻断病变部位的不正常刺激向大脑的传导,因而改善病变部位的新陈代谢,加速疾病的痊愈。现如今主流专业领域中已不再使用这一词汇了,取而代之的是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具体分为疼痛注射、病灶注射、神经阻滞等,相应药物也由单纯普鲁卡因改变为利多卡因+曲安奈德等多种配方。

很多人对注射疗法中的应用激素比较关注,担心诱发骨质疏松、血糖波动、消化道溃疡、以及肥胖等情况。实际上疼痛注射治疗在临床中确实有很明确的疗效,只要合理地应用,是不会导致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的。医生也要加强学习,严格掌握疼痛注射适应症禁忌症及药物剂量浓度,千万不要擅自提高局部麻醉药的浓度,加大激素剂量,增加注射药水的容量,甚至在注射的药物内加入抗生素、中药制剂、抗免疫制剂、抗肿瘤药物等,这些都是要坚决禁止的。以常用的曲安耐德为例,25毫克以下完全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局部、全身不良反应微乎其微。事实上,10毫克以下的剂量,只要操作准确,效果也相当好。对于注射次数,应该严格限制,这也是一些医生易忽略的问题。1~3次的激素注射,可治愈大部分的适用疾病,但如果效果不好,在排除操作因素后,应放弃此类疗法。为了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对于患有较重的高血压、精神病患者要慎重使用。结核、炎症、肿瘤、消化道溃疡不推荐用激素,局部皮肤有破溃、感染的也是疼痛注射治疗的禁忌症。有糖尿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的患者也应慎用。疼痛注射治疗后可能会出现血糖一过性升高,如糖尿病患者近期血糖不稳定,可在调整稳定后再进行疼痛注射治疗。注射后要观察15 分钟才允许病人离开,防止过敏反应和其他不良反应。注射后48 小时出现关节胀痛属正常现象,但达到三天以上就可能要考虑局部感染了。疼痛注射治疗场所要具备心肺复苏等急救条件,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心率、血压、呼吸变化时,可以使用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同时给予急救治疗。这也是国家卫生计生委227号文件不允许基层医院(二级医院以上)开展疼痛注射治疗的原因,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和具备硬件条件(无菌治疗室、抢救条件)才能开展。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