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别人的软骨或人工材料代替孩子的软骨作为再造耳支架吗?
2013-02-19
宋春琼

副主任医师中关村医院

用材料代替软骨形成耳支架,能免去切取肋软骨的痛苦,这是谁都会想到的问题,具体得从耳再造的历史谈起。

虽然自古就不断有人尝试修复耳缺损,但对现时耳再造有指导意义的小耳修复始于1920年,Gillies在乳突区埋入雕刻好的异体肋软骨支架,二期手术时将它翻起,于颈部转移皮瓣覆盖形成的创面。稍后Pierce改用植皮覆盖创面、将皮瓣卷起来形成耳轮。至1937年Gillies 已经用患者母亲的耳软骨修复了30多例小耳,但这些后来都吸收或消失了。 1948年,Young和Peer应用患者自已的肋软骨,将其切碎后放于耳模具内,然后再埋入患者腹部。5个月后取出,见软骨碎片被瘢痕组织结合在一起,虽未吸收但很块就卷曲变形, 使人们再次转向应用异体肋软骨,其结果又是支架的吸收。主要的突破在1959年,Tanzer应用自体肋软骨雕刻成三维立体支架,再造的耳廓形态良好且能保持不变。以后Brent, Firmin, Osorno, Nagata, Weerda and Siegert等在Tanzer的基础上,继续精练和改进了自体肋软骨支架的应用。这其中在欧美最负盛名的为Brent。 在这过程中,许多学者一直尝试用人工材料替代自体肋软骨,已用过的材料有聚乙烯、象牙、尼龙网、聚酯网、硅橡胶、聚四氟乙烯网、多孔聚乙烯等等,但他们造就了极高的耳支架外露的发病率。一个有趣的插曲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硅橡胶应用时,因其组织相容性较好,许多人将其用作耳支架,有位日本医生因此而颇为有名。后来这位医师退休由其子接班,处理耳支架外露并发症的艰巨任务就落在他身上,以至于这位子医师在以后的开会、学术交流等场合的口头语就是"我恨硅胶" 。

在我国,耳再造术起步较晚,以自体肋软骨为耳支架移植行外耳再造手术几乎涉及所有整形外科基本技能,同时又须具备一定艺术雕刻水平,但儿童自体肋软骨量少且形状因人而异,要将其雕刻成三维立体耳支架需要经过长期的、大量的刻苦训练。相应的,人工合成材料耳支架是预先在工厂里做好的,可以免去雕刻训练,应用它来行外耳再造手术,手术难度低得多。因此易于为部分医师接受,有些只看重短期效益的医生或个别医疗机构甚至大做宣传,将其称之为"美国最新材料","应用高科技技术合成的材料"“人体相容性最好的材料”"人工支架永不外露”等等(其实是塑料,学名叫多孔高密度聚乙烯,又名"Medpor"。).而大量的临床实践已经证明, 人工材料再造的外耳,支架外露率非常高,或者可以说---“不外露是相对的,发生外露是绝对的”。人工材料毕意是异物,被排出是其必然结果,何况是在皮肤较薄的耳廓。而应用自体肋软骨做再造耳支架,只要手术成功,术后无极特殊原因,绝对不会发生外露。所以迄今为止,自体肋软骨仍然是最适合的耳支架材料,它的术后并发症是最少的。国内外外耳再造方面有成就的医师均坚持这一原则。

当然,对于年老体弱、较严重的耳部瘢痕、胸壁疾患或由于患者本人意愿等不适合切取自体肋软骨的病人,可以考虑用合成材料做耳支架,但术后要定期观察、随访。

(宋春琼)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