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脑梗死经动脉内溶栓:
1.适应症
①年龄在80岁以下。②有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且逐渐加重持续1 h以上。③CT检查,无低密度灶,且排除脑出血或其他明显的颅内疾病。④无出血倾向。⑤颈内动脉系统发病在6 h之内,椎一基底动脉系统发病在72 h之内。
2.禁忌症
①临床症状呈明显改善趋势。②有出血倾向。③2个月内有手术或外伤史。④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⑤治疗前收缩压>180 mm Hg,或舒张压>110mmHg。
3.治疗方法
进行常规术前准备(双侧腹股沟、会阴部备皮,碘过敏试验,术前30m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0. 1 g)。进行脑血管造影及动脉溶栓治疗。以Seldinger技术穿刺股动脉成功后全身肝素化(静脉给予肝素70-100U/Kg),首先行主动脉弓及全脑血管造影,猪尾巴造影导管行主动脉弓造影,依据主动脉弓形态及弓上血管情况,选择相应导管如5F单弯导管或5F HeadHunter导管,分别行双侧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造影,必要时进一步行颈内动脉、椎动脉造影,每根血管常规正侧位造影,一旦发现可疑病变进一步调整角度造影,以明确病变范围、程度,必要时行3D血管造影。造影超过1 小时,静脉追加注射肝素1 000 U。造影术持续使用高压生理盐水冲洗造影导管及血管鞘。明确责任血管部位后,用造影导管或微导管按1万U/min的速度向责任血管泵入尿激酶(UK),每注射10万U UK即重复血管造影,如果造影显示堵塞血管已经再通则停止溶栓治疗,如果未通则继续追加UK,最大量为125万U。治疗结束后自然中和肝素,保留动脉鞘,穿刺侧下肢制动24 h;4h后拔除动脉鞘。术中及术后常规行持续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术后即刻和24 h后常规复查头颅CT扫描以了解有无颅内出血。溶栓24h后口服拜阿斯匹林片300 mg/d及波利维75mg/d,3个月后减为口服拜阿斯匹林片100 mg/d,长期服用。
4.注意事项
①溶栓药物的选择、剂量、给药速度:给予尿激酶,剂量为前循环系统75万U,后循环系统l00万U.速度为l万U/min。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剂量一般为20mg,1
mg/min。②颈内动脉完全闭塞的患者,在决定溶通之前要谨慎。若准确闭塞时间>4—6h,无任何侧支循环,CT提示颈动脉闭塞侧半球肿胀,则再通后出血的可能性大。③椎一基底动脉完全闭塞的患者,时间窗可以适当延长。
5.并发症及其处理
溶栓后并发症包括脑出血、再灌注损伤、再闭塞等。其中脑出血是最危险的并发症,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一旦出血,立即中和肝素,停止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冶疗,若颅内血肿超过30
mI,应考虑开颅手术清除血肿。
二.颈动脉狭窄的支架成形术:
1 适应症
①无症状者.血管管径狭窄程度>80%,有症状者(TIA或卒中发作),血管管径狭窄程度>50%。②血管管径狭窄程度60%。②狭窄远端血管正常,后循环血管病变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