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缓泻急”针刺法治疗中风性肌痉挛的方法
( 1) 治则: 补缓泻急。
( 2) 取穴: 上肢痉挛性瘫取穴上星透百会、风池、天泉、内关、肩骨禺透臂月需、曲池、手三里、合谷、八邪; 下肢痉挛性瘫取穴上星透百会、风池、复溜、血海、四强、足三里、悬钟、丘墟、足临泣。上下肢痉挛性瘫以上穴位同取。
( 3) 操作: 风池穴向鼻尖方向进针1. 5寸, 施捻转泻法1m in, 上星透百会横刺1. 5 寸, 针尖刺入腱帽下, 小幅度高频率捻转1 m in, 上穴均留针20 m in, 中间行针1次。天泉直刺1. 5寸, 捻转提插泻法, 以腕指关节出现伸性抽动3 次为度,不留针。内关直刺1. 5寸, 捻转提插泻法, 以手指肌痉挛状态得到即刻缓解为度, 不留针。肩骨禺向臂月需方向斜刺2寸,曲池直刺1. 5寸, 手三里向外斜刺1. 5寸, 合谷直刺0. 3寸,八邪直刺0. 3寸, 以上各穴均采用捻转补法各1 m in, 留针20m in, 中间行针一次。复溜行捻转提插泻法, 以下肢屈膝屈髋抽动3次为度, 不留针。血海穴向内侧斜刺1. 5寸, 捻转提插泻法, 四强直刺1. 5 寸, 捻转提插30 s。足三里直刺1. 5寸, 悬钟直刺1. 5寸, 施以捻转补法各1 m in, 丘墟直刺0. 5寸, 施雀啄手法30 s。以上各穴均留针20 m in, 中间行针1次。每星期针刺5次, 休息2日, 共6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