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抑郁药物疗效衰减的原因分析
2013-08-03
余金龙

副主任医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抑郁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开始疗效好,后来就逐渐不好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有很多,如医生用药不合理,剂量调节不当,药物联用有误,过度使用有依赖性的药物,病人治疗依从性差,共病人格障碍,病人的家庭、生活和工作环境中持续存在不利因素等。

今天我要强调的是另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诊断搞错了。

这种抗抑郁药物治疗先有效后失效的情况,最常被误诊的疾病,一是焦虑症或焦虑相关疾病,这类焦虑性质的疾病容易对药物产生耐受(注:抑郁症通常不对抗抑郁药物产生耐受),因而心理治疗或在医生指导下患者积极的自我调整很重要;二是Ⅱ型双相情感障碍(即:以抑郁为主,躁狂不明显的双相障碍),双相抑郁应以情感稳定剂治疗为主,若单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容易诱发快速循环状态或混合状态,导致治疗难度增加。

双相抑郁患者如果长期用抗抑郁药物治疗,还可能出现另外一种状态,这是医生们最近才关注到的,叫Antidepressant-associated chronic irritable dysphoria (与抗抑郁药物相关的慢性激越性心境恶劣状态,ACID),当出现这种状态时,再联用情感稳定剂通常不能改善ACID的症状,而停用抗抑郁药物可能对ACID有效。

(余金龙)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