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瘤是怎么回事?
2013-08-20
吴镝

主任医师锦州市中心医院

并非颅内肿瘤脑动脉瘤是一种脑血管疾病,。脑动脉瘤是由于局部的动脉管壁膨出,外突,形成动脉上瘤状突起而得名,是造成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在脑血管意外中,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位居第三。本病好发于40—60岁中老年人,青少年少见。

脑动脉瘤大小,形态不一致,有囊状,梭形,前者占大多数。囊状或袋状动脉瘤以绿豆至黄豆大小居多,直径有的达0.5—2厘米,有的更大者达2厘米以上。可单发也可多发,好发部位在脑底动脉附近,以其前部居多,约占70%,多在动脉分支处。梭形动脉瘤常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病变部位的动脉增粗扩大,并有大小不等的不规则突出,病变部位呈念珠状。通过脑动脉造影,可看到造动脉瘤内部影剂充盈情况,是动脉瘤诊断的金标准,另外也可通过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来检查。

脑动脉瘤的后果:一是破裂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二是动脉瘤增大或多次出血而压迫脑神经;三是动脉瘤本身或出血,而压迫,破坏脑实质,若累及重要部位则可引起偏瘫。有时可因动脉瘤破裂,远端缺血而引起偏瘫。

知道自己患动脉瘤后,应及时处理动脉瘤,以防以后出血造成严重后果,可以通过介入治疗栓塞动脉瘤,也可行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在处理动脉瘤前预防出血应注意避免下列几种情况:1 剧烈的体育运动。2 情绪激动。3 排便用力。4 剧烈咳嗽。5 天气变化。

展开全部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