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中医诊治进展
2013-11-07
崔岩

主任医师锦州市中心医院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以下简称PNH)是一种获得性红细胞膜异常所致的血管内溶血性贫血。临床表现以贫血、黄疽、与睡眠有关的、间歇性发作的血红蛋白尿为特征,是我国北方常见的溶血性贫血。不少患者急性起病,来势凶猛,呈溶血危象,目前西医学主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雄激素、骨髓移植等治疗为主,毒副作用常见,易反复发作。中医中药对PNH亦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为探讨中医药治疗本病的前景,本文对近年来PNH中医药治疗的进展综述如下:

1.古代文献记述

在中医学中没有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一词,但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程转归,归属于中医学“黄疸”、“虚劳”、“虚黄”、“积聚”、“内伤发热”等范畴。《黄帝内经》云:“尿色黑黯,面色枯白,尺脉沉迟,下元虚冷也”,说明因肾虚致病者。《卫生宝鉴》中云:“因官事劳役,饮食不节,心火胜脾,脾气虚弱,又以恚怒,气逆伤肝,上下痞满,四肢困倦,身体麻木;次传身木俱黄,微见青色,颜黑,心神烦乱,怔忡不安,愠愠欲吐,口吐恶味,饮食迟化,时下完谷,小便癃闭而赤黑,辰巳间发热,日暮则止……”,说明了因脾气虚弱致病者。其中贫血、黄疸、尿色黑黯、小便赤黑之描述,极似PNH患者的临床表现。

2.名医经验

周氏[1]认为,贫血为虚证,黄疸为实证,故PNH为虚中夹实之证,治疗要虚实兼顾。把PNH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两个阶段进行辨证论治。在溶血发作期多表现为阳黄,黄疸症状明显,系湿热内蕴较重的结果。湿热为实邪,但患者常兼有气血两虚或脾虚、肾虚等虚劳现象,此时治疗与单纯治疗阳黄,施用清热利湿祛邪法不同,应以清热利湿为主,兼补气血、益脾肾,主方用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随证选加补气血,益脾肾及化瘀血方药。在缓解期多表现为阴黄,患者主要表现为气血两虚或伴有脾虚、肾虚,此时治疗重点为补气血、益脾肾,但有的患者常有残留黄疸,说明湿热余邪未尽,故在补虚的基础上,加用清热利湿退黄之品,有瘀血引起栓塞者,加用活血化瘀药,使补中有泻。此期的治疗也和一般虚损病的治疗有所不同,本期以当归补血汤为主方,选用补气血,益脾肾,兼以清利湿热,活血化瘀方药。

王氏[2]认为PNH属于中医学的“虚劳”或“虚劳亡血”的范畴。病因为虚损,与心、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而以脾、肾两脏最为主要,故在治疗中王氏特别强调健脾补肾。在临床上王氏对PNH的辨证论治亦以心、脾、肾三脏虚损为主,其中医辨证分型为:①心脾两虚型:治以补血养心、益气健脾,以归脾汤、八珍汤为代表方,药用党参、黄芪、白术、当归、龙眼肉、茯神、酸枣仁、远志、木香、炙甘草、生姜、大枣等;②肾阴虚型:治以滋肾填精生血,药用熟地、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枸杞子、炙甘草、当归、黄芪等;③肾阳虚型:治以温补肾阳,药用熟地、山药、山萸肉、泽泻、丹皮、茯苓、制附片、肉桂、当归、黄芪等。认为PNH中常有痰湿及血瘀。兼痰湿者,常配伍健脾利湿方药:白术、茯苓、山药、苡米、泽泻及二陈汤等,其中重用白术及茯苓各30g;有血瘀时加入活血化瘀药丹参30g。此外,王氏认为因诱发溶血的常见原因是感染,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黄芩、黄柏、黄连等清热解毒药较为适宜,亦符合现代医学的治疗要求,且用滋阴泻火、益气养血法对PNH有阴虚盗汗者,确有一定疗效。

应氏[3]认为PNH是由脾肾两虚、气血两伤,寒湿客表、湿热内蕴所致,前者是本,后者是标。治疗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溶血急性发作期以祛风除湿、清热化瘀、健脾补肾为主要治法,常选用:威灵仙20g,生黄芪20g,桂枝6g,炙乳香6g,生大黄6g,茵陈30g,泽泻30g,茯苓12g,炒白术12g,山萸肉12g,生地黄12g,怀山药12g;溶血缓解期以补气养血、健脾补肾、祛湿热为主要治法,药用红参10g(另煎),炙黄芪20g,丹参20g,炒白术12g,茯苓12g,熟地黄12g,当归身12g,杭白芍15g,茵陈15g,泽泻15g。加减法:兼有肾阴虚者加阿胶、何首乌;兼有肾阳虚者加仙灵脾、鹿角胶。应氏认为,因为湿性黏滞,湿热夹杂如油入面,缠绵难祛,故清热利湿的茵陈、泽泻的使用需贯穿整个PNH的治疗过程中;又因脾肾两虚是本,故无论是溶血发作期或缓解期,健脾补肾法亦不能缺少。

3、临床研究:

季氏[4]采用补肾活血法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21例,全部患者临证表现有起病缓渐,面色苍自或晦暗,乏力气短,头晕心慌,神疲懒言,腰酸腿软,尿色深黄,舌暗淡,苔白,脉沉细或细滑。中医辨证为肾虚血瘀,气精两亏。治以补肾话血,益气填精。药用:女贞子10g 旱莲草10g 菟丝子10g 补骨脂10g 当归10g 川芎10g

党参(或红参) 10g 黄芪30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至少2个月以上。结果:(1)血红蛋白变化:全组病例治疗后的血红蛋白检查与治疗前比较,有9例治疗后血红蛋白增加(> 20~60g/ L);11例治疗后血红蛋白无改变(增减

展开全部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