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防治第一步:听力筛查新生儿
2013-12-14
郑振宇

副主任医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聋哑防治第一步:听力筛查新生儿

为进一步普及新生儿听力筛查,有效开展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工作,2011年3月3日第十二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主题确定为“康复从发现开始——大力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

“对于新生儿来说,听力筛查很重要。”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郑振宇博士说。3—6六岁之前是儿童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在此期间,存在听力障碍的儿童,如果不及时干预,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不仅仅会导致聋哑、言语发育迟缓,还会造成儿童心理、社交等方面的问题。

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新生儿的听力障碍发生率为1‰-3‰。大力推关新生儿听力筛查,将有利于及时发现这些在听力存在障碍的儿童,然后我们可以判断他们听力障碍的严重程度,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目前,对于先天性耳聋、遗传性耳聋以及神经性耳聋,以现在的医疗水平,我们虽然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通过助听器、人工耳蜗等手段,无论轻度耳聋、中度耳聋,还是重度耳聋、极重度耳聋,大多都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越早发现越好。”郑振宇博士指出,越早发现,越是可以尽快早期干预,越是可以避免孩子聋哑、言语发育迟缓等更为严重的情况发生。

即便重度耳聋以及极重度耳聋的儿童,如果发现早,及时植入人工耳蜗,对孩子的听觉和未来的言语康复也会有很大帮助。“3—6岁之前,植入人工耳蜗,基本可以赶上正常儿童的听力和言语发育。”郑振宇博士说。

对于新生儿来说,既然听力筛查如此重要,那么,医务工作者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如何呢?“有条件的医院,在听力筛查这方面,普遍都很重视。”郑振宇博士告诉记者,一般情况下,在孩子呱呱落地的第一周之内,医护人员就会对其进行听力的初次筛查。

如果孩子没有通过这次筛查,家长也无需过分担心。在孩子出生后的3—6月的时间里,还有一次复查。如果这次仍没有通过,就需要请听力学专家进一步检查、评估。“只有在听力学专家检查、评估之后,才可以确定你的孩子是不是真的有听力障碍。”郑振宇博士说,一旦发现孩子存在听力障碍,应积极寻求治疗,以免影响到孩子的听力发育。

此外,郑振宇博士提醒,婴儿出生时如果没有条件参加新生儿听力筛查,对大的声音,如鞭炮、机器轰鸣,也没有躲避、惊吓等不适反应,家长就要当心,看看孩子是不是在听力方面存在问题。

展开全部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