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病的中医调养(一)
2014-08-30
欧宏亮

副主任医师宁波第二医院

一、休息——适度

1.三分治七分养。黄疸或(和)转氨酶升高时休息第一,治疗第二。因为卧床时出入肝脏的血量比站立时至少多40%,中医更有“人卧则血归于肝”的名言,因此卧床更有利于肝脏功能的恢复。

2.黄疸及转氨酶基本恢复正常后,逐步增加活动,防止脂肪肝发生。

3.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劳逸适度规律。只有充足的睡眠,才能保护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提高自身抗病的能力。

4.不宜重体力劳动和剧烈活动,如体能比赛。

二、饮食——合理

1.三分治七分养,药补不如食补,肝病饮食疗养尤其重要。

2.基本原则——新鲜、清淡、易消化。即“饮食多样化,多食蔬菜、水果”。

3.禁忌:禁酒(性属湿热)。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进入体内的酒精,90-98%在肝脏代谢。酒在乙醇脱氢酶催化下生成乙醛,乙醇和乙醛都有直接刺激、损害肝细胞的毒性作用,使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日久易出现脂肪肝、肝硬化。

4.以脏补脏不科学,偏食亦不科学

5.糖的合理应用。 “肝病要多吃糖”是困难年代的说法,现在并不主张,长期过多吃糖,可诱发糖尿病、脂肪肝。

6.合理调配——“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黄帝内经》)

(未完待续)

展开全部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