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在爬山时摔伤,全身多处骨折,下颌骨也发生了骨折,那么下颌骨骨折后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颌骨骨折很常见吗?医生告诉他下颌骨骨折多是由于下颌受到暴力外伤如车祸,打架,摔伤等原因所致。下颌骨是颌面部唯一可动的骨骼,骨质结构远较上颌骨致密,由于处于面下份的位置且突出于面部,可接受多方向的暴力打击,因而下颌骨骨折比较常见。
(一)下颌骨骨折好发部位 :下颌正中:由于处于面部突出部位易受打击并发生骨折。颏孔区:位于下颌牙弓弯曲部,即前磨牙的下方。 下颌角:下颌骨体和下颌支交界处。 关节颈部:此处较细脆,无论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均有可能在此处产生骨折。
(二)下颌骨常见的临床表现:
1、骨折段移位:下颌骨骨折后,肌肉的牵拉是骨折段移位的主要因素。
(1)颏部正中骨折:骨折线可为单一的,也可为多骨折线和粉碎性骨折。单发的正中骨折,由于骨折线两侧的牵引力量基本相等,常无明显错位;如为双骨折线,正中骨折段由于颏舌肌等的牵引,骨折片可向下后移位;如为粉碎性骨折,或有骨质缺损,两侧骨折段由于下颌舌骨肌的牵引而向中线移位。注意后两种骨折都可使舌后坠而引起呼吸困难,甚至有窒息的危险,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2)颏孔区骨折:单侧颏孔区骨折,骨折线多为垂直,将下颌骨分成长短不同的2个骨折段,后面短骨片上附着有一侧的全部提升下颌骨的肌肉(包括咬肌、翼内肌、颞肌),牵拉骨折段向上、向内移位而导致后面磨牙早接触。长骨折段有双侧下降下颌骨肌肉群的牵拉,向下、向后移位造成前牙开牙合。
(3)下颌角部骨折:下颌角部骨折后将下颌骨分为长骨折段和短骨折段。如骨折线位于咬肌和翼内肌附着之内,骨折片可不发生移位;若骨折线在这些肌附着之前,则短骨折段骨向上移位,长骨折段因降颌肌群的牵拉,向下、后移位,与颏孔骨折的情况相似。
(4)下颌关节颈部骨折:关节骨折在下颌骨骨折中所占比例较高,约为17.0%-36.3%。一侧骨折时,耳前区有明显的疼痛,局部肿胀、压痛。以手指深入外耳道或在关节部触诊,如张口时关节运动消失,可能有骨折段移位。低位骨折时,由于翼外肌的牵拉,关节头向前内移位;严重者,关节头可从关节窝内脱位,向上进入颅中窝。双侧低位骨折时,可出现后牙早接触,前牙开颌。
2、出血和血肿:严重者可使舌上抬,并使舌后坠发生呼吸道梗阻。下牙槽神经也可断裂或受压,致使患侧下唇麻木。
3、功能障碍 :咬合紊乱、张口受限、局部出血、血肿、水肿、疼痛等,致使咀嚼、呼吸、吞咽、语言等功能障碍。严重的颏部粉碎性骨折,可发生呼吸窘迫和呼吸道梗阻,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4、骨折段的异常活动: 绝大多数伤员可出现骨折段的异常活动,但在少数伤员在无明显移位时,可无明显活动。医师可用双手握住可以骨折处两侧骨折段,轻轻向相反方向用力,可感觉到骨擦音和骨折段活动。
(三)颌骨骨折的诊断:诊断颌骨骨折首先应了解其损伤原因、直接受伤的部位和受伤的经过,然后再作检查局部和全身体征,参考上述临床特点,判明有无骨折、骨折的部位和类型。骨折段的异常活动是很重要的诊断依据。条件允许时,可进一步作X线检查和CT检查,详细了解骨折线的部位、数目、方向及移位等情况。应当强调的是检查应详尽,不要遗漏颌面部的多发性损伤和全身的多处伤的诊断。如关节区受到严重创伤,可致使耳前区肿胀明显,外耳道流血;如合并颅中窝骨折时,可出现脑脊液耳漏,应注意鉴别。
(四)颌骨骨折的治疗:急救时,应首先处理休克、失血、颅脑损伤、防止窒息,作简单复位后,待病人全身情况稳定后尽早进行复位和固定,恢复正常咬合关系和面形的对称,同时使用防止感染、镇痛、合理营养、增强全身抵抗力等方法,为骨创的愈合创造良好条件。必须紧密注意有无全身其他部位合并症的发生,一定要在全身情况稳定后,再进行局部处理。同时也应注意,在救治其他部位伤的同时,不能忽视与颌面外科的衔接,以免延误治疗,防止错位愈合,增加后期处理的复杂性。复位同时应注意抗感染,加强营养补充,食物由软逐渐加硬,一般两个月内应吃流质食物。注意口腔卫生。
下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主要是骨折段的复位与固定。
复位包括:手法复位、牵引复位和手术切开复位。①手法复位:主要用于新鲜的并且移位不大的线形骨折,如牙槽突骨折、颏部线形骨折的复位。复位后应作颌间固定,属于非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在骨折后越早进行,效果越好。②牵引复位:多用于早期手法复位不能达到满意效果或伤后2~3周已经纤维性愈合的患者的骨折,可应用牙弓夹板和橡皮圈作牵引复位。下颌骨骨折常用的牵引复位法是颌间牵引。在牵引复位过程中,应经常检查牵引力的方向和效果,如有不合适时,应及时矫正。③手术切开复位:主要用于有软组织伤口的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颌骨复杂性骨折或已有错位愈合的陈旧性骨折。方法是手术显露骨折部位,新鲜骨折采用器械使之复位,陈旧性骨折则不按原来的骨折线打开骨折,而是采用骨锯截骨,然后根据恢复咬合关系与面形的要求移动截开的骨块,达到复位的目的。
下颌骨骨折的固定方法,包括单颌固定和双颌固定两类。①单颌固定:单颌固定是仅在发生骨折的下颌骨上采取固定措施,固定后仍可张口活动,对进食和语言功能的影响较小,也便于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同时,功能活动还可增进局部血运,有利于骨折的愈合。但由于单颌固定的力量有限,不易对抗较大的移位力量,故一般用于无明显移位或易于复位的骨折。单颌固定的方法有多种,如邻牙结扎固定法、牙弓夹板固定法、骨针固定法、骨间结扎固定法、钢板内固定、金属支架外固定、颌周结扎固定法等。②颌间固定:颌间固定是下颌骨骨折常用的固定方法,此法主要是利用稳固的上颌骨作为固定的基础,固定折断的下颌骨,将上、下颌骨结扎固定在正常咬合关系的位置上,以保证骨折愈合后,恢复咬合功能。这是颌间固定的最大优点,缺点是在固定期间,不能张口活动,对进食和口腔卫生有一定影响。不过这仅是次要问题,而恢复良好功能,是长期的重要问题。颌间固定的具体方法有钢丝颌间结扎法、小环结扎法和连续多环结扎法等,近年来,牙弓夹板固定法应用较多。下颌骨骨折的固定时间,一般是6~8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