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切除手术通常采用侧胸部切口,手术在保证充分暴露术野的前提下要尽量减小切口长度,保护肌肉功能,同时还臆免损伤支配肌肉的神经。采用患者自控镇痛技术,很难完全控制急性胸廓切开术后疼痛。为此临川医师认为不管采用何种方式,胸廓切开术后疼痛都是一种严重和令人虚弱的病患。近年来,采取了许多方法进行疼痛治疗,包括切除或冷冻肋间神经、局部麻醉、静脉注射镇痛药物等方法。根据现有的研究,胸廓硬膜外应用局麻药和镇痛药是治疗急性术后疼痛最好的方法,也可以用于治疗慢性术后疼痛,而且术中应用还可以预防发生慢性疼痛。
胸廓切开术后疼痛的治疗,不管是急性还是慢性,都必须准确了解损伤的组织结构及其位置。
慢性胸廓切开术后疼痛有所中病因。如果急性疼痛未得到有效治疗,则可以发展成为慢性疼痛。此外,皮神经或肋间神经卡压、肌筋膜痛、神经切除后形成神经瘤等均可以导致慢性胸廓切开术后疼痛。
胸廓切开术后疼痛是最严重的一种外科手术后疼痛,可以加重患者的肺通气功能障碍。由于术后胸壁、胸廓内脏器、膈肌、术后胸腔引流管等均可以引起疼痛,因此单一方法治疗疼痛效果不好。如果疼痛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将会影响正常生理功能,如果通气不足、咳嗽受限、活动受限等。大剂量全身应用镇痛药物可导致镇静过度、恶心呕吐及便秘等副作用。疼痛严重的患者可出现肺不张、肺炎、低氧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有效的治疗急性疼痛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
通过硬膜外置管可以在手术后第1天使大约70%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缓解,术后第2天缓解率为78%,第3天为91%。63%的患者术后可以早期进行活动。胸部硬膜外导管必须放置于支配手术切口的节段以上,正确放置硬膜外导管进行镇痛可以减少全身阿片类药物用量,还可以改善肺功能,使患者及早下床活动。
手术前胸部硬膜外置管比术后置管及全身应用镇痛药物的疗效更好,可以明显减少疼痛发生率并减轻疼痛。通过研究发现,手术前进行硬膜外置管的患者与未行置管者进行比较,疼痛程度明显减轻,证实该方法可以用于治疗慢性胸廓切开术后疼痛。
急性和慢性胸廓切开术后疼痛均为放射性痛。急性疼痛多为剧烈疼痛,性质为锐痛,触诊时有触痛,有的患者可出现麻木,通常可在数天内缓解。慢性疼痛多为烧灼样,伴有麻木,出现痛觉过敏甚至异常性疼痛。疼痛通常出现在手术切口附近。皮肤无皮损和变色,这一点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不同。有的患者存在扳机点。慢性疼痛可以在手术后数月左右出现,如果急性疼痛未得到有效控制则直接卒为慢性疼痛。
因疼痛性质均为放射性痛,急性或慢性胸廓术后疼痛均需要与疱疹后神经痛、胸椎间盘突出症以及由于肋骨骨折或胸椎压缩骨折引起的肋间神经痛进行鉴别诊断。除此以外,还要与肌筋膜痛(肌肉痉挛)进行鉴别。同时一定要明确疼痛的类型(是躯体性疼痛还是神经性疼痛)。
除胸硬膜外置管以外,治疗急性胸廓切开术后疼痛的方法还有:
1.腰部硬膜外置管:需要较大剂量药物,同时因药物不易到达胸段,镇痛效果不好,而且患者不能下床活动。
2.冷止痛法:必须在术中进行,不能完全缓解疼痛,但是比术中由外科医师进行的肋间神经阻滞有效。
3.肋间或椎旁置管:必须由经验丰富的外科医师在术中直视下进行,需臆开手术位置,镇痛效果不如硬膜外置管。
4.胸膜内置管输入局麻药物:必须由经验丰富的医师在术中直视下进行,需臆开手术位置,镇痛效果不如硬膜外置管。
5.肋间神经阻滞:需要在围手术期内进行,镇痛持续时间短,等于局麻药的作用时间,有时不能完全缓解疼痛。
6.全身应用阿片类药物(患者自控镇痛):不嫩该改善患者深呼吸、咳嗽和活动状况,有镇静和便秘等副作用。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胸外科医师和麻醉医师必须考虑以下几点:(1)治疗医师对特殊方法的掌握熟悉程度和治疗经验,以及治疗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的各种并发症;(2)治疗局部或全身疼痛所能达到的理想效果;(3)各种特殊镇痛治疗方法的禁忌证;(4)采用适当方法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对术后患者进行监护。
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是疼痛部位局部解剖区域的药物浓度,而全身药物浓度则与药物副作用有关。通过硬膜外置管给药可以很好地控制疼痛,是胸外科手术后治疗疼痛金标准方法。
对于慢性胸廓切开术后疼痛则需要根据疼痛类型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疼痛性质可能为躯体性疼痛或神经病理性疼痛,有些与结缔组织、肌肉或神经组织病变有关。主要治疗方法有:(1)应用抗癫痫药物、抗抑郁药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2)经皮神经电刺激:(3)肋间神经阻滞;(4)扳机点注射局麻药和激素;(5)利多卡因等局麻药物贴片;(6)胸椎旁阻滞;(7)肋间神经冷冻毁损术;(8)局部应用辣椒素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