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的病因
2022-04-12
王东

主任医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慢性乙肝病因主要分为三种:一是乙型肝炎病毒抵抗力强,极少量的含有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液进入人体,可以导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乙型肝炎患者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为主要的传染源。二是母婴传播,儿童以母婴传播为主,多发生在围生期,通过乙型肝炎病毒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母亲的病毒水平越高,新生儿感染风险越高。三是血液、体液及性接触传播。成人有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史、既往有输血史、接受血液透析、应用免疫抑制剂、接触乙型肝炎病人血液及体液者均有较高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风险。乙型肝炎病毒可经破损的皮肤及黏膜传播,如修足、纹身、扎耳洞、医务人员工作中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
如果慢性乙型肝炎开始损伤肝脏,则应开始使用抗病毒药物。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以口服核苷酸类似物为主,如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科菲克),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一线推荐药物,可靶向直达肝脏细胞,在肝脏转化为有效活性成分替诺福韦,能够强效抑制病毒。此药的耐药性较低,对骨骼,及肾脏的损伤较小。

展开全部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