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脂肪肝的分型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正常肝内脂肪占肝重的3-4%,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重的5%即为脂肪肝了。 根据肝脏脂肪含量:轻度(5-10%),中度(10-25%)和重度(大于25%) 根据病因分: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性脂肪肝、糖尿病性脂肪肝、药物性脂肪肝、肝炎后脂肪肝、化学损伤性脂肪肝、营养缺乏性脂肪肝、妊娠(shen)性脂肪肝等。 二、哪些因素会促进脂肪肝的发生发展 营养过剩:长期高脂肪、高蛋白、高糖分的摄入,促使肝脏脂肪合成过多,并且肝脏负担过大,脂肪代谢紊乱导致肝脏的输入输出失衡,脂肪大量在肝细胞内堆积形成脂肪。 饮酒(乙醇):乙醇对肝细胞的毒性使得肝细胞对脂肪酸的分解和代谢发生障碍,引起肝内脂肪沉积造成脂肪肝;长期饮酒直接影响肝内三酰甘油代谢,致使肝内脂肪氧化减少,进一步促使脂肪大量堆积;随着脂肪堆积量和时间的延长,可以诱发肝纤维化甚至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 肥胖:流行病学研究提示一半以上的肥胖者合并脂肪肝;特别是腹型肥胖者,主要原因是肥胖者血液中含有大量游离脂肪酸,不断运往肝脏,超过肝脏本身的运输代谢能力,导致脂肪大量堆积在肝脏。 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糖尿病患者体内葡萄糖和脂肪酸利用障碍,脂蛋白合成不利,使得多数葡萄糖和脂肪酸在肝脏内转变为脂肪而积存下来,形成脂肪肝。 血脂代谢异常:主要是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过多超过了肝脏所能代谢的限度,就很形成脂肪在肝内堆积,形成脂肪肝。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时机体蛋白质缺乏,导致运输脂肪的脂蛋白等物质合成减少,可以造成肝脏转运三酰甘油功能发生障碍,同样使得脂肪在肝内堆积过多形成脂肪肝。 所以我们说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不良的饮食习惯、嗜酒、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散漫的生活状态和肥胖等相关疾病病史都是促使脂肪肝的始作俑者。
三、 肥胖症与脂肪肝的有关吗 随着肥胖症和代谢综合症的全球流行,近20年来亚洲国家脂肪肝的发病率增长迅速,且呈低龄化的发病趋势,我国上海、广州和香港等发达地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15%,肥胖症患者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病率为60-90%,NASH为20-25%,肝硬化为2-8%;所以说肥胖症与脂肪肝密切相关。 长期摄入过多动物脂肪、植物油和糖类,这些高热量的食物和过剩的营养物质在体内无法充分利用就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形成肥胖;大量糖类进入肝脏超过肝脏合成糖原和储存的能力时,多余的糖就会转化为脂肪酸,以致肝细胞内堆积了多余的脂肪, 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存在,脂肪合成过多超过了肝细胞的负荷能力,肝内脂肪分解利用也会出现障碍,进而可以进一步加重脂肪在肝细胞内的堆积,形成恶性循环,脂肪肝时肝脏细胞也就成为了一个个“脂肪储存的仓库”,本身的多种合成和代谢功能都会受到影响。 肥胖症中尤其是腹型肥胖者脂肪肝的发生率高,主要是腹部组织周围的脂肪细胞对刺激比较敏感,更容易输送脂肪酸进入肝细胞,进而形成脂肪肝,所以目前认为腰围能够较好的预测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