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肠息肉”,就是在大肠或小肠管粘膜表面突起的赘生物的总称。其中大多数是肿瘤性质的息肉,医学上称为“腺瘤“,它是一种良性肿瘤,很常见。随着年龄的增加,大肠粘膜发生息肉的机率增加,息肉的数量也会增多。有大约10%的息肉会癌变,最后演变成大肠癌。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癌症之一,在我国常见恶性肿瘤排行榜上位居第四位。目前认为大肠癌中至少有80%左右是由腺瘤性息肉癌变来的,而且,腺瘤越大,癌变的可能性也越大。同时,腺瘤的病理类型与癌变关系密切,病理类型上常分为管状腺瘤、混合性腺瘤和绒毛状腺瘤,它们癌变的危险性依次递增。因此,我们把腺瘤性息肉称为“癌前期病变”。当然,还有少部分息肉是非肿瘤性的,常见为长期慢性炎症刺激黏膜增生所致(即炎性息肉)或称“假性息肉”,一般不会癌变
纤维结肠镜检查可以发现大肠息肉,在纤维结肠镜下可行“套扎”或“电切”摘除息肉。有研究表明,对患大肠息肉者定期做纤维结肠镜检查发现息肉即摘除之,可大大降低大肠癌的发病率。临床上,肠息肉患者可表现为大便习惯改变(腹泻或便秘)、腹痛、便血、排便后有肿物突出肛门外等。对于这些人必须做纤维结肠镜检查,明确有无肠息肉;对肠息肉作病理活组织检查,明确病理分型及有无癌变。对于肠息肉较广,广基,无法镜下摘除或已经变癌者应行手术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