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性脑病(肺心脑综合征)的定义、机制、诊断
2012-03-22
杨洞洞

主治医师浙江省中医院

肺性脑病又称肺心脑综合征,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的严重并发症,是慢性支气管并发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及肺功能衰竭引起的脑组织损害及脑循环障碍。

机制:

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是肺部损害致二氧化碳潴留及缺氧,引起高碳酸血症及低氧血症,加之因肺部循环障碍及肺动脉高压更进一步诱发或加重脑组织的损害,导致脑缺血缺氧水肿,而引起肺性脑病。

症状:

早期可表现为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精神不振、工作能力降低等症状。继之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轻者呈嗜睡、昏睡状态,重则昏迷。主要系缺氧和高碳 酸血症引起的二氧化碳麻醉所致。此外还可有颅内压升高、视神经乳头水肿和扑击性震颤、肌阵挛、全身强直-阵挛样发作等各种运动障碍。精神症状可表现为兴奋、不安、言语增多、幻觉、妄想等。

诊断:

主要诊断依据有慢性肺部疾病伴肺功能衰竭;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神经、精神症状和定位神经体征;血气分析有肺功能不全及高碳酸血症表现;排除了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精神障碍而诊断。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