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力旺能缓解皮肤瘙痒吗
2025-10-16
张子义

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

很多人都有过皮肤莫名瘙痒的经历,尤其是在秋冬季节。但如果你的瘙痒来得频繁又顽固,涂抹各种药膏都收效甚微,或许该警惕一个问题:这会不会是身体内部糖代谢失衡正在预警?
一、高血糖,为何会“咬”皮肤?
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持续偏高,至少会从三个层面“攻击”我们的皮肤:
——微循环障碍与神经损伤:长期高血糖会损害遍布全身的微小血管和神经末梢,导致皮肤汗液、皮脂分泌减少,变得异常干燥,从而引发瘙痒。
——炎症介质释放:高血糖状态是天然的“促炎环境”,会促使机体释放更多组胺等致痒物质,降低皮肤的瘙痒阈值。
——免疫屏障受损:皮肤作为人体第一道防线,其免疫功能在高糖环境下会大打折扣,更容易继发细菌、真菌感染,比如念珠菌感染,其典型症状就是剧烈瘙痒。
临床上,许多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发症状并非典型的“三多一少”,而是难以忍受的皮肤瘙痒。因此,当皮肤问题久治不愈时,查一次血糖或许能发现问题的根源。
二、中医怎么看?根源或在“脾”
在中医理论里,这种情况有其清晰的逻辑。皮肤的健康状况与气血津液的濡养息息相关。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气血津液,并输布至全身,润泽肌肤。
若脾失健运,这个关键的转化与输布环节就会出问题。一方面,水谷精微(可理解为血糖)停滞在血脉中,成为“浊糖”;另一方面,津液无法正常送达皮肤,导致肌表失养,化燥生风,于是“风动则痒”。正所谓“诸痛疮痒,皆属于心(火)”,但慢性的顽固性瘙痒,往往需要从“脾”论治,通过益气养阴、健脾运津来恢复津液的正常布散。
三、改善瘙痒,从“内养”开始
基于上述机理,改善这类瘙痒的关键在于“内养”,即恢复内在的糖代谢平衡与津液输布。
严格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控制血糖是根本。同时注意皮肤保湿,穿着纯棉透气衣物,避免过度烫洗。在常规控制血糖的基础上,一些基于健脾运津的调理方法,更为适合这类群体。例如,一些遵循此理论的饮品,如津力旺,其组方中的山药、桑椹等成分旨在益气养阴,从源头助生津液;绞股蓝、山楂等则侧重于健脾运中,促进津液的输布畅通。当肌表得到充足津液的濡养,干燥和瘙痒问题便有望从内部得到缓解。有临床观察发现,随着糖代谢指标的改善和相关调理,部分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确实得到了相应减轻。
需要明确的是,任何辅助调理方式都不能替代正规降糖药物治疗。如果确诊糖尿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结语
皮肤是内在健康的一面镜子。当出现不明原因的顽固性瘙痒时,不应只停留在表面的“止痒”,更要向内探寻,关注身体的糖代谢状况。
展开全部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