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扁桃体,发炎事不少
2015-06-10
耿聆

副主任医师锦州市中心医院

问问带过孩子的人,小孩最容易得什么病?十之八九会说:“扁桃体炎”。有家长说:“我家小孩一感冒就喉咙发炎。”的却,对小孩来说,扁桃体炎算得上是常见病、多发病。小儿由于身体抵抗力低,若受凉感冒,扁桃体抵抗细菌的能力就会减弱,从而导致口腔、咽部、鼻腔以及外界的细菌侵入扁桃体,发生炎症。

关于扁桃体

人的咽部像个拱形组织组成。一个叫舌腭弓,分别跨在咽部两侧,形成两个窝,期内各有1个腺体,即扁桃体。随着免疫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扁桃体的作用,目前已公认它是免疫器官之一,是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线。扁桃体可产生淋巴细胞,参与抗体形成,抵制和消灭自口鼻进入的致病菌和病毒,防止疾病发生。现代医学认为,扁桃体是人体咽部2个最大的淋巴组织。1岁以后扁桃体发育迅速,4~5后逐渐增大,在10岁左右达高峰,这一时期易患扁桃体炎。12岁以后开始逐渐萎缩。

烦人事之一:扁桃体反复难治

2个月下来,因吴桃体炎,小明已经是第三次入院了,而且每次都是发热、咽痛。小明妈妈很是奇怪,每次都是进行正规治疗,为什么这扁桃体炎老师反复发作呢?

这是因为引起扁桃体炎的致病菌很多,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以及腺病毒、EB病毒等都可引起扁桃体炎发作,甚至有时细菌和病毒会混合感染引起扁桃体炎。另外,除了外界侵入的细菌,有时候隐藏于扁桃体隐窝内的细菌,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也会出来“作恶”,引起扁桃体炎。还有,扁桃体炎既可能是某些急性传染病的前驱症状,如麻疹及猩红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状等,也可能在慢性扁桃体炎基础上反复急性发作。

烦人事之二:不知如何辨认扁桃体炎

陈妈妈最近被儿子惊出一身冷汗。元旦这天,全家人在餐馆聚餐,两岁的孩子在旁边玩得好好的,突然全身抽搐,晕了过去。家里人忙把孩子送到医院,一查体温 40°C,诊断为高热惊厥。待孩子苏醒后,一检查,发现引起其高热的原因是化脓性扁桃体炎。陈妈妈想,没听过孩子说喉咙痛,也没说那里不舒服,怎么就来了个扁桃体炎,这么严重?一直到孩子出院,陈妈妈都在向医生打听如何辨认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既可引起全身症状,也可以引起局部症状。对小孩来说,常以全身症状初发为多见,全身症状包括恶寒、发热、体温可达39~40°C,尤其是幼儿可引起热而出现抽搐、呕吐或昏睡、食欲不振、便秘及全身酸困等。局部症状以咽痛为主,吞咽时尤甚,剧烈者可放射至耳部,幼儿通常不会描述。有的孩子会因扁桃体肥大影响呼吸,妨碍睡眠,导致夜间惊醒不安。如果发现孩子突然不愿吃东西,哭闹不安,就需要细查扁桃体。通常这时,孩子的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有时有脓性分泌物。颈部淋巴结特别是下颌淋巴结常肿大,并有压痛。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明显增多,如果为病毒感染所致则白细胞正常或减少。

烦人事之三:抗生素用得太多

薛亮每次患扁桃体炎,都要去医院输好几天夜才能控制住,薛妈妈非常担心孩子的今后出现抗生素耐药。治疗扁桃体炎一定得用抗生素吗?

急性扁桃体炎的治疗主要是控制感染。一般来说,扁桃体炎多为细菌感染。一般来说,扁桃体炎多为细菌感染,如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所以必须使用抗生素。

常用抗生素为青霉素类(如青霉素、阿姆西林、氨苄西林等)、头孢类(如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头孢克洛等)或大环内酯类(如交沙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其中青霉素类最有效,并不一定要用头孢类。关键是,一定要按医嘱用够疗程,以彻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若治疗不彻底,扁桃体受隐窝内细菌和霉素的影响,常发生变态反映,引起各种并发症,如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心脏病、肾炎等。

烦人事之四:扁桃体炎反复发作

甜甜妈妈最近到处打听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扁桃体炎。她想知道,吃什么可以防止扁桃体炎?做手术能防止扁桃体炎,有没有坏处?

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或扁桃体肥大影响呼吸可行扁桃体切除,但一般6~7岁的孩子不主张行扁桃体切除。手术切除以后也并非万事大吉,如果抵抗力差,还是会患上咽炎等其它上呼吸道感染,甚至由于没有了扁桃体这一反应器官作屏障,一旦感染会直接下传至下呼吸道,引起支气管炎、肺炎。所以,理想的方法是尽量加强锻炼以增加机体抗病能力,使身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增强,减少扁桃体发炎的机会,一般不要切除扁桃体。反复发作或伴有扁桃体周围脓肿、周围炎的患者即使要做手术,应在炎症消退后进行。同时,保持口腔清洁,吃东西后漱口,以减少扁桃体隐窝内的细菌和毒素。

烦人事之五:急性期,孩子不吃东西

雪儿患上扁桃体炎后,不吃东西,让家里人急坏了。雪儿爸爸不无担忧地说,这扁桃体炎治疗有个过程,可要是天天不吃东西,这病怎么好得了,身体还不垮了?

孩子一旦咽炎疼痛,常因吞咽困难而不吃饭。这时,最好的处理方法是,让孩子多喝水,多喝果汁,进流食或软食。咽痛明显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尽早酌情予以局部治疗,比如外贴膏药、雾化等,以免感染扩散。另外,要搞好环境卫生,让室内光线充足,空气流通,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孩子的休息。

展开全部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