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治疗心脏病的历史
2015-06-11
陈一江

主任医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众所周知,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对于心血管疾病,中西医各自有不同的见解与特色诊疗。中医治疗心血管病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灵枢-厥论》中就有用针灸治疗各种心痛的论述,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心绞痛治疗的理论。

东汉时期的医圣张仲景,他著的中医临床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后世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在《伤寒论》的少阴病治疗的名方“炙甘草汤”,就是用于抢救外感病危重期,出现心功能衰竭的。而《金匮要略》里就更加详尽的论述了“胸痹”、“真心痛”的治疗方药。在《金匮要略》的后部,还记载了心肺联合复苏术,现代的心肺复苏可是要晚了1000几百年。

东晋名医葛洪著的《肘后方》里记载了他发明的,类似于硝酸甘油片那样含在舌下挽救心脏病患者性命的药。所以中医药治疗心脏病,历史悠久,疗效不可小觑。

展开全部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