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长牙齿的现象并不多见,但是每1100个正常新生儿中,便有约1个孩子会出现生下来就长牙齿的情况。这样的牙齿大多是一颗,偶尔也会长出两颗。所在的位置主要是上颌中部门牙和下颌乳中切牙,医学上称这种牙齿为诞生牙或早出牙。引起牙齿早出的原因主要是颌骨部的牙蕾位置较浅,牙齿稍稍生长便能长出来。
但是,这种现象往往会造成一些问题。它的根部通常发育不完善,由于缺少牙槽骨的支持,牙齿容易松动脱落。万一牙齿松动脱落,牙齿便可随着婴幼儿呼吸进到肺内,从而引发咳嗽以及肺不张等疾病。另外,新生儿口腔咬合和舌头运动并不协调,牙齿咬破舌头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会造成舌尖溃疡,一旦哺乳时咬住乳头还会影响哺乳。因此,医生遇到早出牙时,多会建议家长将其拔掉。
牙齿拔除后,家长可能会担心孩子是否还能再长出牙齿。实际上,“诞生牙”是乳牙,拔掉后,此处的乳牙多数不会再长,当然,也有个别情况。不过,不管乳牙能否再长出来,将来的恒牙生长不会有任何问题。
一些家长可能会觉得这是因为孕妇在怀孕期间没有补钙造成的问题。王秀侠口腔科硕士表示,“诞生牙”是胎儿发育过程中牙胚组织发育的一个小小的“意外”,并不是孕妇怀孕时补钙的原因。而且牙齿也只是比正常婴儿早长出六七个月而已,对婴儿的生长健康没有任何影响。
对于家长而言,应该密切关注孩子长牙的情况,及时发现早出牙的情况,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在健康饮食的基础上,孕妇补足所需的营养,包括适量的钙和维生素D,对于胎儿的正常发育和母乳的组成都非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