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我不是万能的,请放过我吧
2015-08-17
赵立超

主治医师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

不知从何时起,做PET-CT在某些医院和患者当中流行起来,仅是听说某某某做了一个PET-CT,就觉得这个人都变的高大上起来,有些医生以及大部分患者都把PET-CT当成治愈疑难杂症最后的救命稻草。一些体检中心更是把PET-CT做为“终极杀手”推荐给高端人士,引得不差钱的儿女们斥巨资让健康的父母去做这项检查以表孝心,企业高管们每年的钻石级体检套餐里也是必备项目。但我们不得不说,PET-CT独有的优势对得起每次检查接近万元的费用。下面我们从其工作原理和优势说起。

PET-CT,全名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是最高档PET扫描仪和先进螺旋CT设备功能的一体化完美融合,由PET提供病灶详尽的功能与代谢等分子信息,而CT提供病灶的精确解剖定位,使用同一个检查床和同一个图像处理工作站,将PET图像和CT图像融合,一次显像可获得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图像,它的出现是医学影像学的又一次革命,受到了医学界的公认和广泛关注,堪称“现代医学高科技之冠”。它具有以下优势:

1、早期诊断肿瘤等疾病:由于肿瘤细胞摄取显像剂能力大大高于正常细胞,能够在肿瘤早期尚未产生解剖结构变化前,发现隐匿的微小病灶(大于5mm)。

2、检查安全无创:检查采用与构成人体生命的基本元素极为相似的核素,半衰期很短,但剂量较一次胸部CT扫描的剂量稍高。

3、检查结果更准确:结合了PET和CT各自的优势,其检查结果要比单独的PET或CT有更高的准确性,特别是显著提高了对小病灶的诊断能力。

4、检查快速:做一次全身扫描(颈、胸、腹、盆腔)仅需近20分钟左右,能分别获得PET、CT及两者融合的全身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图像,可直观的看到疾病在全身的受累部位及情况。

5、性价比高:经其发现的肿瘤早期病人,可在肿瘤引起症状之前进行干预,避免了多种检查延误疾病诊断或者制定错误的治疗方案;还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放化疗和住院,总体性价比突出。

如此多的优势自然使PET-CT在国内名声大振,被视为万能的检查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的医生都对PET-CT趋之若鹜,随着临床应用的病例数量逐渐增多,它自身的劣势或者说是危险性越来越多的被提及。

首先,PET-CT检查不可避免的会接受辐射,前面我们已经说过,PET-CT的辐射剂量较一次胸部CT扫描的剂量稍高,虽然医生会把辐射剂量控制在目前认为的安全标准之内,以避免对患者身体的伤害。但这种损害,会随着其暴露在辐射下的次数增加而积累。特别是有些人做过PET-CT后,间隔不久又多次做其它有辐射的检查,辐射剂量会自然会有累积;ek-Lan Khong教授等人研究了三种目前主流的PET-CT仪器,结果显示其辐射剂量在13-32毫西弗之间,而“与PET-CT有相关性的癌症发病率”则为0.2%-0.8%,且年龄越低,风险越大,儿童所遭受的风险远远超于常人。因此,专家建议,如果没有充分的临床理由应避免多次接受PET-CT检查,更不要把它当做常规体检项目。

其次,花费天价检查费做的PET-CT,其结果并不100%可靠,PET/CT的检测原理是利用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情况来判断肿瘤的活跃程度,从而了解肿瘤的病变情况,但尴尬的是,炎症等常常也会表现出与肿瘤一样的代谢异常,有时肿瘤也会“伪装”得与正常组织一样正常代谢,此时PET/CT便无法区分,往往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等“误诊”。此外,PET/CT在脑组织和盆腔内不能有效区分肿瘤病灶和正常组织。4-5毫米以下的肿瘤,代谢即使高有时也很难探测出来。对原发性肝癌显像的阳性率较低。

再次,虽然高科技使PET-CT很好的将PET与CT两者的优势相加并扩大,但由于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中,核医学专业和放射学专业的学院教育各自互不相关,同时精通于PET和CT这两个领域的医学人才十分溃乏。如很多核医学医师并不精通CT断层解剖学,他们目前也无法对PET/CT中的CT信息予以专业的解读。而对于并不精通PET显像的放射学医师而言,他们正面临这正好恰恰相反的问题。有实力的医院花费巨资引进了检查设备,患者花费高额费用进行了检查,但是没有得到一位受过专业培训的医师,能够同时将诊断级别的CT显像信息和PET显像信息进行综合判断,患者得到的诊断就会大打折扣,而这可能会影响后续的治疗。

最后,PET/CT的走红与国内的某些不当宣传也有关,购买单位为了收回巨额成本,往往会夸大其早期诊断的效果,甚至包装成高端体检项目。要知道,在欧美国家,PET-CT检查中,有70%用于肿瘤患者检查,20%~30%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检查,很少用于体检,而中国高达30%的检查是用于体检。比如女性进行乳腺癌筛查首选超声、钼钯检查,即使是钼靶检查,35岁以上的女性一年也只能做一次,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性要求进行PET-CT的检查,但却忽略了其辐射量远远大于钼靶检查。所以,真正的专家并不支持健康人盲目地去做PET/ CT体检。况且,PET/CT的肿瘤检出率其实非常低。据统计,国内外各医疗机构通过PET/CT筛查出癌症的比例也就1%~2%,而作为体检工具检查总的阳性率1%都不到。这就意味着多达98%的健康人不但花费近万元,还将承受不必要的射线影响。而我们前面提到的PET-CT性价比高的优势仅体现在了1%的检查者身上,从这一方面来说,这又是其一大劣势。

每一项医学新技术出现后,都要经过临床上的反复验证,不断的纠偏、改进才能变为一项成熟的技术,使广大患者获益,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我们严格把握适应症,盲目的扩大使用范围往往会给患者带来伤害,对技术本身的发展也无益处。好在国家有关部门已注意到这点,早在2011年底就已在一份文件中提出要规范使用PET/CT,保护患者合法权益,要求其检查阳性率不低于70%。这一表态意味着PET/CT必须对症使用。即该检查首先适用于已经明确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患者的分期、复发后的再分期,诊断转移,鉴别是治疗后改变还是存在复发,肿瘤治疗疗效评价,辅助指定治疗方案(包括制定生物调强放疗方案),肿瘤预后的评估,血肿瘤标志物持续增高者或已发现肿瘤转移要寻找恶性肿瘤的原发部位,脑神经精神疾病、心血管疾病的诊疗评估等,而对性质不明肿块的定性或诊断有无恶性肿瘤并不是主要的适应证。

所以,明智的患者请不要在盲目的迷信PET-CT了,它不是万能的。

展开全部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