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角度看,脂肪肝通过合理调理是可以改善甚至逆转的。治疗需以“清利湿热、疏肝理气、健脾化浊”为核心,结合生活方式调整,轻症者可逐步恢复,重症者也能有效控制进展。
中医认为,脂肪肝多因饮食不节、久坐少动等引发。长期吃油腻食物、喝酒,会让脾胃“运化”能力变弱,肠胃运转不动了,多余的“湿气”和“热气”就会在体内堆积,形成“湿热”;同时,缺乏运动让气血流通变慢,肝脏“疏泄”功能受影响,堵塞管道,脂肪会在肝脏里越积越多,进而引发上腹部胀闷、疲乏无力、口苦等症状,这就是中医说的“肝胆湿热、肝郁脾虚”。
对此,调理的关键是清除体内多余的湿热。首先,调整生活方式是基础,患者需控制高脂、高糖饮食,避免加重肝脏代谢负担;规律作息,尤其避免熬夜,因为熬夜会打乱肝脏代谢节奏,影响脂肪分解;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常见的活动,能促进气血循环、加速脂肪消耗,改善代谢功能。
在科学调整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可配合一些对症的中成药进行调理,如复方鸡骨草胶囊。其组方中鸡骨草、茵陈等成分具有清利肝胆湿热的作用,能改善脂肪肝常见的腹胀、疲倦等症状;五味子、枸杞等药食两用成分则有助于保护肝细胞,预防肝脏损伤。作为纯中药制剂,其成分安全性高,尤其适合湿热明显的脂肪肝患者,按疗程长期调理,既能改善症状,又能护肝,且不会增加肝脏的二次负担。此外,患者也可根据自身病情,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其他护肝药物,如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有助于修复肝细胞膜;水飞蓟宾胶囊,具有保肝抗炎作用,对逆转肝损伤也有帮助。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脂肪肝的治疗贵在坚持。即使症状缓解、指标恢复正常,也应继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防复发。对于中重度脂肪肝患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记住,早期干预是治愈脂肪肝的关键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