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者会存在这样的疑虑,我明明已经病的很重了,为什么去医院,医生两句话就把我打发走,还说我的病根本不用治疗,连一盒药都没给我开,直接让我回家等待自行好转?我的病真的能自己好吗?要多久?怎么才能知道自己好了?
还有些朋友会出现相反的问题,我明明身体好好的,吃什么都香,生活没有任何影响,自己也没有任何特殊不适,为什么医生会说我有问题?为什么医生要让我治疗?到底是他吓唬我?还是我真的需要引起重视?
有些时候作为医疗知识匮乏的患者,会被动带上“杞人忧天”的帽子,面对心理与疾病发生的先后顺序,你分的清到底属于真的有病,还是过分担忧、杞人忧天呢?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具体是什么呢?
疾病与心理关系可简单分为:心理问题引起的疾病症状假象;和疾病症状引起的心理担忧过重。开头我提到的这两类患者也就是这两种关系最直接的体现。怎么去理解呢?在众多疾病门类中,我挑出消化系统疾病给大家举例。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前者的问题就相对占的比例要多一些,也就是说“心理问题引起的疾病症状假象” 表现更明显,在情绪波动的影响下人体特别容易诱发消化系统疾病,日常生活中我们亲身体会的例子更多一下,比如盛怒下的人容易发生胀气;极度伤心的人容易吃不下饭;孤独寂寞的人爱暴饮暴食,在食物中找到隐形慰藉等等。久而久之长期的不良饮食就会造成我们体型的改变,偏瘦的人肠胃容易失调,偏胖的人其实更容易出现消化系统疾病,而这些就是典型的心理情绪波动引起的疾病表现。这也是很多患者明明症状都已经很明显了,火急火燎的到了医院后,医生会用“大事化了”的态度去面对,用轻描淡写的语气去描述。而这些反应恰恰容易让患者误解,认为医生存在对自己的不重视。尤其当听到医生建议看心理专科时,有些患者会存在愤怒情绪,觉得自己明明是来医院看肠胃病的,医生却说是心理有问题,我明明没有精神问题,却给我这个建议,这是不是医生对我的错误判断呢?事实并非如此,上述这些就是心理问题引起的疾病最典型的案例,因此心理问题一旦解决疾病也相对会消失。
那么什么又是“真的有病,而并非杞人忧天”呢?拿女性的外阴瘙痒症状来说,我们知道霉菌和滴虫容易引起女性外阴瘙痒,但是作为医生很容易忽略,一种病毒的感染也会造成外阴瘙痒,所以当有患者描述外阴痒时,我们会按照医疗指南去查霉菌和滴虫,当报告显示两项均没问题时,很多医生会对患者的瘙痒找不到明显证据,从而判定其是因为心理问题导致的症状假象。真是如此吗?其实不然!在传染领域里的一种叫HPV病毒的感染就会引起一部分人的外阴瘙痒症状,尤其是高危 HPV病毒感染后,多数会伴随其他妇科炎症问题,长期的妇科炎症导致异常分泌物过多,外阴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下,因此很多患者会诱发外阴骚痒症状。如果这时我们医生不将这种症状和病毒联系起来的话,就会对患者疾病的判断存在漏诊情况。并不是患者杞人忧天,而是由于我们临床知识的缺乏,从而错误的告知患者症状是假象,是患者心里先觉得痒,才会假想出来真的瘙痒,并导致患者被动的认为“哦,原来是我过分担忧了,其实我没病”。这样会对患者造成疾病演变加重的风险。也就是说,外阴瘙痒并不是什么要了命的大病,我们在排除霉菌、滴虫等诱因后,一定要做HPV病毒的检测,尤其是高危HPV病毒,以排除其长期持续感染有可能会引起的宫颈癌这个大问题。高危HPV病毒会造成外阴瘙痒的这个临床症状,在多年的门诊上千个病例统计中有明确显示,大约有50%-60%的女性都会表述,其治疗前外阴瘙痒明显,苦于找不到原因,当HPV病毒清除后,瘙痒症状也随之消失。
因此作为医生,我们要有全面的知识与临床经验去判断患者到底是哪种情况,仔细倾听患者的描述,做到杜绝漏诊,面对真是因为心理问题导致的疾病症状,我们可以大事化了,排除患者的心理问题,从而从根本上去祛除病因。而当真正因为疾病症状导致的心理问题,我们一定要找到最准确的致病原因,并同时设身处地的为患者解决问题,当疾病问题被解决时患者的心理问题自然会消除。所以,到底是真的有病,还是杞人忧天?作为医生多学一些,多考虑一层,总是没有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