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机器人作为医疗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研究贯穿了康复医学、生物力学、机械学、机械力学、电子学、材料学、计算机科学以及机器人学等诸多领域,已经成为了国际机器人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康复机器人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康复护理、假肢和康复治疗等方面,这不仅促进了康复医学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领域的新技术和新理论的发展。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中国脑卒中、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发病率大约是2‰、783.3/10万和20/100万,患者往往因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而无法恢复和准确掌握步行运动技能。研究证明通过有效的康复运动训练能使患者脑运动功能可塑性达到最佳化,患者康复治疗最根本的目的在于重新掌握日常生活的运动技能,运动技能是人体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一种能力,包括了大脑皮质调节下不同肌肉群间的协调性.根据条件反射学说它是一种复杂的一个动作接连一个动作的肌肉所感觉的运动条件反射。它的形成要经历肌肉感觉不明、分化、巩固稳定和自动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患者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发展还要受到诸多如康复训练方法、康复训练强度、技术动作标准、学习目的性和主动性等因素的影响。由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和上海章和电气有限公司研发的国内第一台用于临床康复运动训练的智能辅助运动机器人系统目前已经完成最后的测试,他通过设置标准化步态参数准确的模拟正常人的行走姿态进行数量化的康复训练,并通过实时反馈调整患者的步行参数以达到标准化步态训练的效果。
智能辅助运动机器人系统——强大功能优势
l 提供汉化版康复诊疗界面,操作简单直观更适合中国医师使用
l 强大数据库提供了简便的信息收集、储存、回顾与自动分析能力
l 集减重训练与标准化步态训练为一体,更强调本体感觉训练
l 提供独一无二的卧床期标准化步态训练,早期建立正常步态模式
l 提供可量化的运动训练强度设置程序,让脑功能可塑性达到最佳化
l 提供健患肢力量与步态参数比较,建立个性化的步态训练方案
l 提供康复训练前后阶段性报告,建立循序渐进的步态训练课程
l 提供虚拟现实康复训练界面,提高患者康复训练兴趣性
l 提供实时步态数据记录、分析和打印,评估报告简单易懂
l 提供实减轻康复治疗师体能消耗,提高康复治疗效能
l 提供实时心电监护,确保患者康复训练的安全
适应症:
l 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步行功能障碍者
l 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长期卧床者
l 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有氧能力低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