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增多病因及诊治 近期很多患者咨询血常规检查发现血小板增多,提问血小板增多是否严重?是否需要就诊?需要做哪些检查?等诸如此类问题,血小板增多主要分为两方面,即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及继发性血小板增多,下面我将简要阐述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的诊治,希望对广大患者有所帮助。(一) 临床表现:该类疾病患者多见40岁以上者,表现为外周血血小板虽持续明显增多,但功能不正常,故该类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鼻、口腔黏膜、消化道、泌尿道、脑出血等)和血栓形成(老年患者多见,脑血栓、心肌梗塞、肺栓塞、下肢血栓等)。体格检查约40%以上患者仅发现脾肿大,一般为轻度或中等度肿大。可发生脾萎缩和脾梗塞。(二) 检查:骨髓形态(骨髓巨核细胞增生为主,大量血小板形成)、基因、染色体等检查明确。(三) 治疗: 1、血小板单采术:适用于起病急、病情重,伴有栓塞或出血并发症患者,可迅速减少血小板量,改善症状。2、骨髓抑制药:血小板在 1000×109/L以上,羟基、白消安、苯丁酸氮芥均有一定搭理疗效,约需3~4周或更长时间才得以获得缓解。血小板再度增多时可重复用药。 3、干扰素α:可降低外周血小板数量,改善血小板功能,抑制骨髓细胞恶性克隆,有效率70%-80%,但停药后会复发为其缺点。 4、凝和溶栓治疗:若已有血栓形成,可用纤溶激活剂溶栓治疗。如果血小板明显增高,存在高度栓塞风险,可给予(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等抗血小板凝集药物,用以防止血栓形成。(四)预后:根据血小板增多的程度,病程不一。大多数病例进展缓慢,中位生存期10~15年。约25%病人可转为骨髓纤维化,部分病例可转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对合并重要脏器有血栓形成及出血,常为本症致死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