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人说:“我就相信中医。”虽说西医中医各有长处,两者不可偏废一端,但在中西医结合的教学体系下灭中医和以“科学”、“打假”的名义灭中医的险恶形势下仍能相信中医也算是难能可贵。不过长久以来喜爱中医的人对中医(主要是对中医大内科)认知的误区可不少呢。
误区之一:迷信“老中医”
如 开头那句话“我就相信中医”,亦有人会说“我就相信老中医”。很多人为了治病,也是费尽周折去找“老中医”。因此常常让骗子、医托忽悠,被某些缺德的老东西骗财,甚至搭上性命。即便就碰上了什么“老中医”,满怀期待地抓了药走人,过些日子骂骂咧咧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
记住,无论是哪个行当,学问与年龄(包括那些自诩“行医N十余年,在XX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之辈。)都没有逻辑上的必然联系,岁数大有可能是明白人,也有可能糊弄人。
放眼天下,无论哪个朝代、哪个行当,成就大业者并非都是老人家,扁鹊、华佗、张仲景等中医巨匠也不是到了白发苍苍时才救人于水火的。那些年轻的时候不做精学问,为吃饭、为发财而投机取巧,日后毛发皆白时,也依旧很差劲,一辈子是个糊涂蛋,别说救萍水相逢的患者,连自己和亲人都保不了。(此类人是绝对不占少数。)
有人会争辩说,老中医经验多。是的,碰上一辈子医理二唬的“老中医”,害人的“经验”还多呢。(并且从不内疚)中医良莠之分的关键在于是否明理,而非“经验”。(否则就真戴上了方舟子给中医戴上的“经验医学”的帽子了。再说,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靠蒙事儿一辈子能蒙出经验吗?)
人类社会三百六十行(或三万六千行)以医道最难,(那些见啥病都拍胸脯的“老中医”不是骗子,就是混混。)作为大夫,辨证不准、辜负患者的时候难免,倘真能总结不效原因,还算是有做学问的科学态度的人,虽有失手,终究还是能够成就为一代明医的(明白医理的医生)。否则,“老中医”就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杀手。
一句话,中医大内科,(包括针推)但凡躲着《内经》、《伤寒》,总拿“老中医”或“行医N十余年”说事儿的主儿,(“首席”也罢,“主任”“博导”也罢,享受“特殊津贴”也罢)。要多加提防,别上当。
误区之二:迷信“中医世家”
现在您要是去同仁堂、永安堂等堂口看看,坐堂医生的招牌里,“祖传”、“世家”的旗子可是插了不少,没那个事儿也得编造个无从查对的“祖传”或“关门弟子” 的故事。大街上、小区里要是赶上个医托,(或干脆就是个骗子。)忽悠您的台词儿里,除了“老中医”以外,“祖传”、“世家”也断是不可少的。
为啥?因为鲜有人意识到迷信中医“祖传”和“世家”是个认知误区。扁鹊、华佗、 张仲景、孙思邈等家喻户晓的中医巨匠,不是靠爸爸、爷爷、祖爷爷代代“家传”,靠的是对《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的精研,明理后而成就大医的。
医圣张仲景痛批“不念思求经旨”、“各承家技” 的所谓“祖传中医”,药王孙思邈撰文《大医习业》力主欲成就大医唯学习经典,而非继承爸爸爷爷的什么说法。因为《黄帝内经》等经典不会错,而家长们的说法靠谱与否就不好说了。说“八代祖传”,要是头一个儿跑调儿,一祖传,那就是八代跑调儿。
再说了,甭管几代“祖传”,头茬儿总没“祖传”吧,本事哪儿来的? 是天上掉下来的还是种地、盗墓刨出来的?或者是也必须吃铁丝儿拉铁筐——现编,编出个“世家”故事?
因为太多的人迷信“祖传”和“世家”的中医,于是就有宣称“祖传”自“明朝太医”的骗子“刘太医”,(哪天蹦出个秦朝太医之后的“祖传中医”张太医、王太医也未可知,不过名垂青史的大医里既没有“祖传”也没有太医哦。)就有养生堂之类的节目里口吐莲花的“名医”后代或弟子们的上乘表演,好像不拿死人说事儿就张不开嘴,原因就是忽悠们只要迎合太多的迷信“中医世家”这个祖传故事的人们的心理,蒙事儿就容易。而依据中医经典讲中医,太难,一张嘴就露馅儿。
一句话,中医大内科,但凡躲着《内经》、《伤寒》,拿“祖传”和“世家” 吆喝的中医,(“首席”也罢,“主任”“博导”也罢,享受“特殊津贴”也罢。)没一个靠谱!别上当。
误区之三:迷信“专家”
许多人生病看中医,忙不迭地就要找“专家”。庸医、骗子的广告也多以中医“肝病专家”、“肾病专家”、“男科(或妇科、儿科)专家”、“糖尿病专家”等招牌忽悠行骗。殊不知,单就内科而言,中医没专家,压根儿就不该有专家。
如果中医一定要被划分的话,可以分为金创骨伤针推以及大内科。
啥叫“大内科”呢?
把内科细分为泌尿、消化、呼吸……以及男科、妇科、儿科等科的,那是西医,是由其理论体系决定的,所以西医一定要有各科的分科专家。而中医的理论核心是整体观念,即认为任何人(男人女人、老人孩子)的阴阳五行、脏腑经脉气血都是一样的,(性本完善。)都是有内在联系相互关联不能割裂对待的,故辩证的方法对谁都没有差别,都不能着眼一处而忽略其他,分科就坏了中医的规矩,除了搅和中医经典理论外,没有正面意义,于是刨去金创骨伤针推,就一个内科,即大内科。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说:“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过洛阳,闻周人爱老人,即为耳目痹医;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是说扁鹊到河北邯郸、河南洛阳、陕西咸阳,就分别给妇人、老人和儿童医治疾病,您说,扁鹊是哪科的“专家”?要是那个时候有分科“专家”的话,您会因为扁鹊不是“专家”啥病都钻研而质疑他的学问拒绝这位大医吗?(赶上非要信邪的人也是天意。)
西化的中医专家,专吗? 自打“五四”以来,不少中国人认为中国受欺负挨打,是因为中国所有的东西都落后,想翻身就只有靠洋务运动,靠“西学东进”,包括中医也必须西化,用西医改造中医的闹剧就此拉开序幕。
打上世纪五十年代起,“中西医结合”的国家行为闹腾迄今五十余年,许许多多中医教授、博士打造出来的“专家”们离开仪器和化验单就不会看病,尤其在被西化的三甲中医院,盛产模仿西医冒出来的无数“专家”。(中医专家,应当理解为就一门儿心思学经典中医,别掺和西医,那叫专家,否则就是太监,人妖。)“中西医结合”的现状虽然瞧着动静挺大,实际上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即“中医专家”无论怎么往西医那儿靠,也是东施效颦,人家西医还是瞧不上眼;经典中医对 “假洋鬼子”更是嗤之以鼻。也是的,谁喜欢四不像呢?所以说,您要是偏好“专家”这一口儿,还是干脆去西医院找西医大夫吧。
一句话,中医大内科,但凡躲着 《内经》、《伤寒》自诩某科“专家”的主儿,必定是半吊子,很二,别上当。
误区之四:迷信“秘方”、“偏方”
自古以来着此魔怔的人颇多,庸医、骗子、药厂药商,乃至影视文学作品,对此都津津乐道。(所以因此上当倒霉的人也颇多。)如有部电视剧《神医喜来乐》,就描述了一位特好“偏方”极不靠谱的叫喜来乐的庸医,PK对“偏方”死活瞧不上的宫廷御医们,结果喜来乐屡战屡胜。(但编剧忽略了御医们可是掌握大量“宫廷秘方”的人群哦。)
为什么古今会有那么多的人对“秘方”、“偏方”情有独钟呢?因为一是明理的医生太少,(于是乎人们就一直幻想着有创造奇迹的“秘方”。)加上看不起病的穷人太多,(于是乎人们就一直追求着花不了几个钱的“偏方”。)“秘方”、“偏方”就这么着走进了传说。
可您想想,张仲景,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凭脉辨证”,撰《伤寒》、《金匮》,传世方剂252首,人家世代被尊为医圣。医圣慈悲,不掖着藏着,没有把救人的本事带到天国,而是将“方”与“术”昭示子孙。孙思邈,总结唐以前医学成就,撰《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人家世代被尊为药王。药王慈悲,不掖着藏着,没把搜集到的7300余首方剂变成“秘方”“偏方”埋于地下,而是刻于巨石上,给后世医家留下救人的利器。
可后世呢,大都是不肖子孙,放着经典和医圣、药王的传世瑰宝视而不见, 非要倒腾啥“秘方”、“偏方”的,中医欲做大医,就是在明理的基础上“精究方术”,“方”者,有规矩的药物配伍方剂也;“术”者,按规矩辨证的方法也,二者须臾不可分割。
不是说“秘方”“偏方”就一定无效,有效,那也是偶中,绝非必效。碰巧在张三李四身上有了效验,那是蒙的,与辨证施治无关。那些不谙辨证之“术”的人,有现成的医圣、药王的方剂他们也不会用,咋办?就想捞偏门儿,幻想淘换啥“秘方”“偏方”五六的打天下。钟情于“秘方”“偏方”的主儿和专注于“绝招”、“秘笈”妄想称霸武林的二流子们一样,投机取巧,害人害己。(那些投巨资于“天价”冬虫夏草或安宫牛黄的人,与偏爱“秘方”“偏方”“绝招”的异曲同工,也都是以为捡着大便宜冒鼻涕泡的烧包!)
一句话,中医大内科,但凡躲着《内经》、《伤寒》而故做神秘状,宣称握有“秘方”“偏方”的主儿,(“首席”也罢,“主任”“博导”也罢,享受“特殊津贴”也罢,“xx堂”也罢)。非庸医即骗子,要么是卖药的,别上当。
误区之五:迷信“食疗”和“药膳”。
许多人认为“是药三分毒”,与其汤散丸药疗病,不如平常吃饭顺带食疗。因为有此等认知,于是乎就冒出来了N多 “中医养生专家”和“食疗专家”,报纸杂志电视台等各色媒体,也尤其偏好此类题目。“专家”们铺天盖地,“食疗”的说法也就跟着铺天盖地。什么吃这个“补气”,吃那个“补血”,吃这个“养阴”,吃那个“壮阳”,吃这个“舒肝”,吃那个“润肺”,吃这个“补肾”,吃那个“健脾”,吃这个“解毒”,吃那个“去 火”,吃这个“降血压”,吃那个“降血脂”,“春天”吃这个,“夏天”吃那个,“秋天润肺贴膘”吧,“冬季滋肾进补”吧……
归了包堆,咋说呢,放屁的多,靠谱的少!所谓往肚子里咽的药,是有三分以上寒热偏性的,于是有纠正人身寒热邪性的能力。此等寒热偏性,古人称之为“毒”性,故《黄帝内经》把药称之为 “毒药”,(不是氰化物的概念哦。)所以我们说“是药三分毒”。(寒热偏性在三分以上的才能称之为药)往嘴里放的仅有三分以下偏性(毒性)的不能称之为药,那是纠正寒热邪性能力很微弱主要用于解馋解饿的,叫食品。(可惜,这点儿基本常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常常整不明白。)
虽说食品也有四气五味,但就因为低于三分偏性,所以可以当饭当零食吃。阴阳平衡、无丝毫病邪的那是《黄帝内经》说的“真人”、“至人”,吾等凡夫没那境界,灾灾病病,难以躲闪。小灾小病的,即病邪偏性不大的,能用三分以下偏性的食品纠偏,这可以叫“食疗”。
可赶上病势急迫、邪性很大的,就不能迷信“食疗”而必须吃明理医生开出的药纠偏了。(所以孙思邈说“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没说“食疗可代替药尔”。)可媒体上的“专家”们献出的“食疗方子”,(或简直可以让医生下岗的神奇的红枣、黑豆、萝卜、芹菜、土豆、山药、胡萝卜……等数不清的家常果菜)被吹呼成治这病治那病的,那就是吃饱撑的胡言乱语了。
《黄帝内经》明明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就是告诉我们花搭着吃挺好,(把握少碰油炸粘腻肥厚、拒绝冰冻寒凉食品饮料的原则,每天到早市、菜市场变着花样采购就行。) “气味合而服之”,就能“补益精气”。
别听“侃家”们胡侃,不要偏执偏废,《内经》说:“骨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如果听了“专家”们的“指导”,相信了什么食物的神奇功效,您偏执一端,结果就是不仅活得巨晕巨累,还落得“使过之”而“伤其正”的下场。(反正您倒霉了,甭指着哪个乱喷的“专家”伺候您。)
有些“专家”为了证明他的“食疗”权威性,就玩儿神秘,拿“五行”(五色、五味等)说事儿,什么黑色食品补肾,白色食品润肺、吃酸的入肝、吃甜的入脾……之类的屁话满天飞。(某骗子忽悠绿豆茄子即是源于“颜色”理论。)阴阳、五行(以及相对应的五脏、五色、五味、五方等,还有四季)是上古圣贤在叙述修身和医道时打的比方,(佛道儒经典中就是运用了大量的让浮躁的后人晕菜的比喻。)
寓意为何,就看您能否有机缘得遇名师指点,绝不是后人耍小聪明一拍脑门儿就能参透的(也让何祚庥、方舟子等“科学家”们“一头雾水”的)肤浅玩意儿。否则,《内经》说的“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以及“栗咸、杏苦、桃辛”等,就莫名其妙了。举例说,东方在色为青,“青”不是绿,(而是含着蓝的淡淡的墨色),所以东方的“青龙”不是绿龙,(“青”,为太阳破晓东方之色,“龙”,寓生机的飞腾和变化。)老子的坐骑“青牛”不是绿牛。(地支中,“牛”为卯时,子午流注排列为“肝经当令”,故青色、牛、卯时、“肝”,皆是喻生机的生发。)
那些把比方当真的“侃家”们,说吃绿豆、绿色蔬菜“养肝”、“祛肝火”之类的忽悠(以及什么颜色或什么味道的食物自己就跑到什么脏器去了之类的故事)或“春季养肝”、“秋季养肺”等忽悠(五脏哪季不该养?《内经》讲的“肝心脾肺肾”也是比方。)都是不做学问臭气熏天的屁话!(此外关于王八呀动物生殖器呀等神奇传说更是多了去了。)把食当药不对,反过来,把药当食也扯蛋。
忽悠药膳神奇功效的,多是酒楼饭馆,虽然胡说八道,但那是利益驱动,买卖人嘛。在电视台上起哄的“专家”们则是无知。(也有沽名钓誉、拿出场费的利益驱动。)如炖只鸡放什么黄精、黄芪、人参之类,您要是觉着这么吃就对胃口,好这口儿,没人拦着。可您要是认为这么吃就“滋阴”“补气”了,那可就糟蹋东西白忙活了。(真有三阴经虚证,碰上明白大夫您少说还得吃上几十副药呢,药性用对的药鸡得吃多少只才见动静?药性用错了呢?)
生活中还常见不少人把药汤当“茶”饮,如自己没事儿把菊花、枸杞、麦冬、洋参、金银花等泡水饮用,胆儿肥,愚昧。(能当茶饮的一定没药的能耐,是药一定不能当茶饮。)骗钱模范王老吉、和其正、(以及所有品牌的“凉茶”。)碧生源之流就是这么挖坑的,可惜往里跳的还真不少。
注意,还有那些被忽悠成几乎可以令医院关门医生下岗故意模糊食药概念的“保健品”,也是圈钱的利器噢。(“保健品”通常是传销品的主角。见谁坑谁。)
一句话,中医大内科,但凡躲着《内经》、《伤寒》而瞎侃“食疗”“药膳”(还有“凉茶”“药茶”)的主儿,(“首席”也罢,“主任”“博导”也罢,享受“特殊津贴”也罢,“xx堂”也罢,还是什么“集团”也罢。)非庸医即骗子,抑或是对大众健康和医道学问毫无兴趣的掉钱眼儿里的商人,别上当。
误区之六,迷信“绝招儿”
自打说宇宙语、顶信息锅、喝信息茶,转法轮儿、练香功……等乱七八糟的闹剧上演以来,新“绝招儿”的推出和相信“绝招儿”的就没断过。什么拍巴掌、捏脚丫子、吞活泥鳅、戴砭石饰物……等糟七八乱的“绝招儿”神话一个接一个。
不管那些个“绝招儿”是蒙上神鬼的色彩,还是披上“中医”(甚至“科学”)的外套,无论神话被专家大师们忽悠到云彩上还是月球上,(甚至出了银河系。)都是迎合信众投机取巧心理的沽名钓钱之胡勒。(电视台出版社往往既是倒霉的信众,又是与“大师”们演双簧圈钱的高手。)就因为“绝招儿”神话总让信众们失望,所以和流行歌曲一样,总要“推陈出新”,上演有头没尾的忽悠连续剧。
记住,要想得到健康长寿,第一要义就是屏除贪欲邪淫的健康生活方式。舍此要义,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都救不了你,别说掐哪个穴位拍哪个经络(高呼“浑身通畅”“超长能量就在身旁”)或直立改爬行或宣称“轻松”解决、搞定什么健康疑难问题等扯蛋“绝招儿”,更救不了你!
想不生病或少生病,就按《黄帝内经》的要求活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真有病了,就找明白医生诊治。武林没有绝招儿,医道更没有投机取巧的便宜事儿。(除了在小说和影视剧里。)
一句话,中医大内科,(包括针推。)但凡躲着《内经》、《伤寒》而瞎侃“绝招儿”的主儿,(“专家”也罢,“大师”也罢,什么“传人”也罢。)非庸医即骗子,别上当。
我这儿口无遮拦,说是解误区,破迷信,实际上是扒光了好多人将他们游街示众,得罪人老多了。有些人会存疑,媒体为什么不为正视听多操点儿心呢?都上哪儿去啦?哼,媒体爱钱也不是秘密哦,媒体需要“专家”“大师”们的忽悠,(无中生有也得包装出来胆儿肥敢开牙的“专家”“大师”来。)有了云山雾罩,才有收视率,才有广告投入;对那些广告大户,媒体才不关心是不是“注水肉”,钱就是比爹娘还亲的亲人!在金钱面前,还有多少媒体人能固守良知和社会责任?
劝善良的人们,千万千万不要相信打着“中医”“中药”旗号的广告,电视也罢,网络也罢,报刊也罢,(我家的《北京晚报》每天都有大量的媒体人故意看不出来的蒙人广告。)此类广告靠《内经》《伤寒》谱的,我没见到;不蒙人讲实在话的,我没看到。(“慢严舒柠”的广告不就是一群药托在公交车上演戏,关键词就是 “五盒一个疗程”嘛。中医乃病去药止,哪有“疗程”。)一句话,这个社会陷阱太多,擦亮眼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