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患者疼痛是已经塌陷吗
2016-09-06
赵士凯

主治医师聊城市人民医院

大量临床现象表明,股骨头坏死在塌陷前绝大多数不发生疼痛,一旦发生疼痛,往往提示股骨头内已经出现了断裂(不稳定),甚至塌陷。对于塌陷后的疼痛原因如同股骨头内发生错位骨折似乎容易理解,而塌陷前发生疼痛的原因往往被认为是由于骨内高压所致,甚至认为骨内高压是引起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原因。

通过钻孔减压确实使部分患者的疼痛得以缓解,又进一步佐证了这一认识,但却无法解释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不痛期仅仅是在MRI诊断阶段的这一临床事实。

骨内高压不是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原因,而是股骨头坏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疼痛往往是塌陷将要发生的信号,其原因是随着机体对坏死骨的修复,在死骨与活骨之间或死骨之间出现骨小梁断裂,进而在应力作用下波及软骨下骨板断裂。此时MRI表现为坏死骨远端片状骨髓水肿,CT表现为股骨头内骨折,与塌陷后疼痛原理是一样的。确立这样认识对于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即对于有可能进一步塌陷的股骨头坏死,单纯钻孔减压不能改变病理进程,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甚至可能加快塌陷的发生。

对无症状股骨头坏死(静息髋)的自然进程观察发现,坏死范围大并累及股骨头外侧是发生疼痛和塌陷的危险因素。而股骨头前外侧部分在塌陷的发生中也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坏死范围大并涉及股骨头前外侧的无症状ARCOII期股骨头坏死患者,塌陷的发生率很高,为潜在的塌陷者。此外,骨髓水肿是头内骨折、塌陷及疼痛相关的重要影像学表现。骨髓水肿的出现与疼痛及塌陷呈正相关,骨髓水肿越严重,疼痛程度越大,塌陷进展快;相反,骨髓水肿减轻,疼痛减轻,塌陷进展缓慢甚或不发生塌陷。因此,对于髋关节疼痛较重的坏死,X线片显示类似II期,须行MRI和CT检查,若出现骨髓水肿或头内骨折,提示股骨头内已经发生不稳定或塌陷。

展开全部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