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研究表明70%以上胃肠疾患与情绪变化有密切关系,为了避免影响身体健康,建议胃病病人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
情绪也叫情志,是指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七种情志变化,即:喜、怒、忧、思、悲、恐、惊,祖国医学把它们称为“七情”。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是人皆有之的精神活动,而七情过极,就会引起很多疾病。长期的情绪忧郁,焦急愤怒,恐惧悲伤,嫉妒贪求,沮丧不满,或情绪紧张等,这些不良情绪会刺激人体器官、肌肉和内分泌系统,引起机体的紊乱,从而产生不良后果,正如《灵枢.百病始生篇》中说:“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而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可见情绪的变化可导致肿瘤发生,并加重肿瘤恶化,一切悲观、忧思、郁怒、焦虑、烦躁均能加重胃病患者的病情。人在强烈悲哀时,在破坏心理平衡的同时,胃肠蠕动减慢,胃液分泌减少,消化功能受到严重干扰;而发怒时,胃部供血减少,胃黏膜苍白、缺血,胃酸分泌增多,容易发生溃疡病,已经有了胃溃疡的人,因怒极而引起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也较多见。因此不良的情绪会使人心情抑郁,疾病缠身,同时它又是一种强烈的“促癌剂”,让人夭亡短寿。
良好的情绪是人体的一种最有助于健康的力量。如希望、快乐、心境坦然、怡情和悦等,这类情绪在取代坏情绪的同时,可直接作用于脑垂体,保持内分泌功能的适度平衡,并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指挥作用加强。人体内进行正常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泄的调整,保持着旺盛的新陈代谢,从而使全身各系统器官功能更加调和健全。因此胃病患者要特别注意把握自己的情绪,注重对自己病态心理的调节。在治病时首先要安定自己的情绪,转变心态,树立必胜、必愈的信心和勇气,敢于同疾病做斗争,不要让疾病的痛苦及一切不良情绪来控制你,正如李恩复教授所说:“人生不如意事经常发生,稳定情绪,不使其激动过度,有益健康,一旦患病,更要安常顺变,淡泊宁静,精神内守,以提高心理上精神上的抗病能力,所以无病宜达观,即为防病良药;有病要怡情,才是不老良方。”只要做到这些,经常保持心情开朗,安神定志,使自己经常处于一种和畅、坦荡、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就一定能战胜病魔,加速康复,益寿延年,为了您的健康,请珍惜生命,善待生活,善待世界,善待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