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健 张 清 编著
《中西医眼科临证备要》
第二章 眼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眼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五官之一,具有视万物、察秋毫、辨形状、别颜色的重 要功能。这一功能的正常进行,是脏腑精气不断输注的结果,而精气的输注,又需依靠经络来完成。因此,眼与脏腑经络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第一节 眼与脏腑的关系
一、眼与五脏的关系
(一)眼与心的关系
1.心主神明 神明即指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主宰生命的一切.机体的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形体官窍等均属心神所主。眼也不例外,眼之能视物辨色及其神态表现,也是属心神支配的。由此可见,心主神明,实指大脑的功能活动。眼与脑的关系,《医林改错》则进一步指出:“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于脑。”只有脑的功能正常,才有正常的视功能。
2.心主血脉 血指红色血液,属心所主,脉指脉管,与心相连。心脏能推动着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不息,循环无端,以营养各组织器官。目中脉道虽然幽深细微,但均与脉管相连,只有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眼才能得到血液的营养。
(二) 眼与肝的关系
1.肝开窍于目 开窍是联系的意思,说明目是肝之窍,目属肝所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二是肝主疏泄,能条达情志,舒畅气机,维持着眼的正常功能。
2.肝藏血 肝有贮藏和调节血量的功能。肝的藏血功能正常,肝血才能濡养于目。
3.泪为肝之液 说明泪液的产生与排泄与肝的功能有关。即在正常情况下,泪液滋润目珠而无流溢现象,是肝气制约泪液的结果。
(三) 眼与脾的关系
1.脾主运化 脾具有运化水谷和输布精微的功能,使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都得到营养。若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则目失所养而产生眼病。如《兰室秘藏》说:“夫五脏六腑之精气,皆禀受于脾,上贯于目,脾者诸阴之首也,目者血脉之宗也,故脾虚则五脏之精气皆失所司,不能归明于目矣。”
2.脾主升清 眼睑能自由地开合启闭,是脾主升清、脾主肌肉的结果。
3.脾统血 脾具有统摄、控制血液在脉道内正常循行而不溢于脉外的功能。目中血液之所以能够正常循行,也与脾统血的功能有关。
(四) 眼与肺的关系
1.肺主气 肺将吸入大自然的清气与体内水谷精微之气,结合化生为宗气,通过肺朝百脉,输布于全身,以温煦各脏腑组织。若气机衰弱,目失温煦,则视物昏暗。
2.肺主宣发与肃降,通调水道 宣发即宣布、发散之意,能使津液气血布散全身;肃降是清肃下降之意,能通调水道,维持正常的水液代谢。二者相互制约,相互对立,共同完成布散津液气血、通调水道的功能,因此眼才能保持正常状态。
(五) 眼与肾的关系
1.肾藏精 肾藏先天之精,又藏后天之精。这种肾精与眼的关系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肾精之盛衰关系到人体的生长壮老情况,也关系到眼的形成、发育与衰退;二是肾精与眼的神光关系相当密切,因为神光藏于瞳神,而瞳神为肾之精华所聚;三是肾主骨生髓,髓能养脑,脑为髓海,髓海有余,则目光炯炯有神,髓海不足,则目光昏暗。
2.肾寓真阴真阳 肾为水火之藏,水为真阴,火为真阳,为全身阴阳的根本。五脏之阳气靠此升发;五脏之阴气靠此滋养。眼中的神光需赖肾精(真阴)以滋养,亦需赖命火(真阳)以温煦,才能有正常的视功能。
3.肾主水 肾为水湿代谢的重要器官之一,只有肾主水的功能正常,眼部才不会出现水湿泛滥之证。
二、眼与六腑的关系
眼与六腑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眼与五脏的关系非常密切.而腑与脏是表里相合的,如小肠与心、胆与肝、胃与脾、大肠与肺、膀胱与肾,一腑一脏,相为表里,互相配合。另一方面六腑的功能是受盛水谷,消化饮食,化生气血,输布精微,传导糟粕,代谢水湿。如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胆主贮藏和排泄胆汁以助消化,小肠主分清别浊,膀胱主贮藏和排泄尿液,三焦主气化和通调水道等。这些功能在消化水谷和代谢水湿方面起重要作用。只有六腑功能正常,才能保持眼的正常状态。
另外,前人还论述,眼中的神膏、神水直接与胆、三焦发生着联系,认为眼中的神膏是由胆中渗润精汁、升发于上而成;眼中的神水是由三焦发源的。
以上分述了眼与五脏六腑的关系。但人是一个整体,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之间都有密切关系。它们之间只有相互配合、相互协调,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当某脏功能失调时,可以直接反映于眼,也可影响他脏再反映于眼,故临证治疗眼病时,非常重视调整脏腑功能。
第二节 眼与经络的关系
经络网罗周身,无处不有,无处不到,具有运行气血、沟通表里、联系内外、调节脏腑等功能。眼能与各脏腑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是靠经络为之贯通的;眼能得到精津气血的濡养,是靠经络为之运输的。现将十二经脉中循行于眼或眼周围的经脉分述于下:
1.足阳明胃经:起于鼻旁之迎香穴,上行到鼻根部,与足太阳膀胱经交会于睛明穴。
2.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之睛明穴。
3.足少阳胆经:起于目锐眦之瞳子髎穴耳部的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出来经过耳前,到目外眦后方。
4.手阳明大肠经:其支脉,终于眼下鼻旁之迎香穴。
5.手少阴心经:其支脉,连系于目系。
6.手少阳三焦经:其支脉,至目锐眦。
7.手太阳小肠经:其支脉,至目锐眦。转入耳内}颊部的支脉,从颊行目眶下,到达鼻旁,至目内眦。
8.足厥阴肝经:其经脉连着目系。
如上所述,在十二经脉中,除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阴肺经与眼间接发生联系外,其余八条经脉均与眼直接发生着联系。其中循行于内眦部的经脉有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循行于锐眦部的经脉有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循行于两眦部的经脉有手太阳小肠经;循行于目眶下部的经脉有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与目系相连的经脉有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转载者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