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自我人格改变的心理学机制之前(self,在本篇英文中多指自体,有时也包括自我,早期精神分析的文章大多如此,自体和自我的内含和范围都不清晰,余金龙),我们先看看正常的自体是怎样的?个体是如何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一个可预期的、统一的自体感?作为他们人格解体研究的一部分,弗朗西丝(Frances)、萨克斯(Sacks)与阿罗诺夫(Aronoff)在1977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一开篇就讲这个问题。第一个自体是“身体自体”,他们写道。随后,自体表象的范围从这个简单的、核心的身体自体扩展到包括一系列的各种各样的持续存在的(various ongoing)自体经验,伴随着重要客体(或他体)表征的转化(内化),整合成一个协调统一的人格结构。
个体的早期发展任务之一就是要逐渐建立一个分化成熟的自体和客体表象,此后再向更整合协调统一的方向发展,形成一个稳定的、不变的自体和他体感,称之为“自体和客体的恒定性”。这个过程最终导致一个均衡协调的、可预期的自体的形成,这种自体给我们的感觉“那就是我”。
任何对自体恒定性或稳定性的威胁都有可能导致易感个体的人格出现解体。人格解体表明自体的稳定性被不明原因的中断或破坏,导致解体后的新的现实的自体感与之前的均衡的可预期的自体感会明显不同。均衡的可预期的自体由多种成分构成,例如身体自体、思维自体、感觉自体、行动自体、性别自体、他体-相关的自体等。对其中任何一种自体成分的威胁都可以导致自体结构的破坏,从而出现人格解体的症状。按照这种解释,人格出现解体、或解体程度加重都是提示自体恒定性被破坏的信号。弗朗西丝和他的同事们推测,不同的患者按照他们自体结构的哪个部分最脆弱易感而表现为不同的解体症状,因此,有些患者表现为跟身体疏远陌生的症状,而另一些患者则跟他们的思维、感觉或行动的疏远陌生感最明显。
弗朗西丝和他的同事们建议,在治疗解体的患者时,一个有用的方法是查明他们是否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哪一个出现恒定性问题:自体与他体的分别、自体恒定性和他体恒定性。人格结构接近精神病性的患者在上述三个方面都有困难;具有边缘型人格结构的患者能区分自体与他体,但在自体恒定性和客体恒定性方面都有困扰;具有自恋型人格结构的患者的自体恒定性还很脆弱,需要他人持续稳定的关注和“在场”来维持;最后,具有神经症性人格的患者在上述三个方面都没有特别的困难,但若受到压倒性的内部冲突的威胁时也可以出现人格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