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肢体震颤应该怎么治疗
2014-05-07
王学廉

主任医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帕金森病患者在出现症状前,其脑内的多巴胺能细胞已出现损害。发病后1~3年内开始用药的患者,在自理能力、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发病后4~6年才开始用药的患者。因此对于帕金森病,发现越早,治疗越早,才能早获益。

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是由于位于中脑的黑质部位出现急剧功能退化,致使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神经递质合成减少,这些神经递质对人体的运动功能进行调控。随着年龄的增长,合成多巴胺的神经细胞变性或死亡,大脑多巴胺的减少不能维持调节运动神经正常工作时,患者就会出现一系列的运动障碍的症状。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帕金森病诊疗专家王学廉教授也表示,帕金森病患者在出现症状前,其脑内的多巴胺能细胞已出现损害。发病后1~3年内开始用药的患者,在自理能力、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发病后4~6年才开始用药的患者。

另外,早治疗还可通过延缓疾病的进展而降低治疗费用,因为帕金森病晚期治疗费用远大于早中期费用。所以,年龄过50的中老人,要警惕帕金森病,多了解些帕金森病的症状。对于帕金森病,发现越早,治疗越早,才能早获益。

帕金森病肢体震颤、僵硬症状14年,四医大唐都医院王学廉教授为其诊治

甘肃省的贺先生,今年63岁,出现肢体震颤、僵硬症状14年,症状进行性加重,服美多巴等治疗药物,疗效逐渐降低,效果欠佳。为求进一步治疗,特就诊于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功能神经外科王学廉教授门诊。

王学廉教授为贺先生初步查体示:面部表情呆板、减少,言语含糊,反应迟钝。行走困难,起步困难,步幅小,行走前冲,走路双上肢无前后摆动,停止困难,转弯困难。示齿困难。无吞咽困难。双侧肢体稍震颤,双侧肢体肌张力齿轮样增高,肢体僵硬,右侧明显。

王学廉教授详细了解了贺先生的病情后分析说,贺先生出现肢体震颤、僵硬症状14年,现病情加重,服美多巴等药物有效,但药效降低,效果欠佳。可考虑脑起搏器手术治疗,有效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脑起搏器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慢性电刺激来达到控制帕金森症状的效果,具有可逆可调、安全、微创的特点,不对脑组织造成永久性损害,不影响今后其他新的方法治疗。脑起搏器的刺激参数可通过体外电脑程控,随病情发展,随时调节参数达到最佳控制。

四医大唐都医院脑起搏器治疗帕金森病,双侧肢体震颤消失、僵硬缓解

之后,贺先生在功能神经外科住院,尽快完善术前各项常规、生化检查,未见绝对手术禁忌。择期便顺利行立体定向双侧脑深部电刺激植入手术,术者王学廉主任医师、李楠主治医师等。手术顺利,术毕安返病房。

术后经过积极治疗,贺先生病情稳定,身体和精神日益康复。术后一月,贺先生来院进行脑起搏器开机调控,当参数调整到最佳数值,贺先生的双侧肢体震颤消失,僵硬缓解,身体又恢复如正常人的灵活、协调性。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