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过程
2014-07-14
吴光秀

副主任医师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

患者病情分析:

刘某,女年龄:49岁,患者于2012 年年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眼睑不自主抽动,约半小时抽动1次,抽动数秒后停止。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面肌痉挛”,给予口服“卡马西平片”1片/次,3次/日有效。患者症状逐渐加重,左侧眼睑及面颊部肌肉抽动,一天到晚不问断,紧张和天气变化会加重,睡觉时仍有抽动。患者曾尝试中药及针灸治疗无效。为求进一步治疗特来我院,门诊以“左侧面肌痉挛”之诊断收入院。辅助检查:颅脑MRI示右侧面听神经及三叉神经根部小血管骑跨。

初步诊断:左侧面肌痉挛

鉴别诊断:

1、继发性面肌抽搐:常继发于其它神经损伤性疾病,如面神经炎,多伴有其它颅神经受损的表现,局限于面肌的局限性运动性癫痫少见。

2、习惯性面肌抽搐或癔病性眼睑痉挛:习惯性面肌抽搐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发作短暂有强迫性。多为双侧,可为意志暂时控制。癔病性眼睑痉挛多为双侧性,但仅局限于眼睑肌痉挛,不累及面部肌肉。

3、痛性抽搐:三叉神经痛患者可伴有同侧面积抽搐,但患者以疼痛症状为主。面肌

痉挛也可伴有面部疼痛,但疼痛程度远弱于三叉神经痛。

4、舞蹈症及手足徐动症:可伴有面肌抽动,但均为双侧性,四肢、躯干症状明显。

诊疗计划:

1、入科后尽快完善血尿便常规、凝血系列、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等检验,心电图、胸片等各项检查;

2、拟择期行手术治疗。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手术原理是什么?

因为70%的患者都是由于神经压迫血管导致的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术是唯一针对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病因进行治疗的方法,其手术仅需在病人的耳后枕部做一个小的切口,暴露出神经被血管压迫处,用特殊垫片垫于神经和血管二者之间,将神经血管分隔开来,手术后通常患者的症状立即消失。由于这一方法具有根治性、不切断神经和创伤小的优点,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使广大患者更愿意接受治疗。因此是国际公认的治疗三叉神经痛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

展开全部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