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梅生教授简介
2013-09-05
邵梅生

副主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邵梅生,男,汉族,1948年1月生于南京,副主任医师,中医肿瘤专家,中医骨病专家,美国国际华佗中医学院教授,南京市专家协会会员,中国骨伤人才学会副理事长,中科院世协非药物疗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曾被授予省、市劳动模范,省自学成才奖,省优秀科技工作者。目前,邵梅生教授坐诊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华门中医科。

在国内外期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九五年在国际药业博览会上获“邵氏|、||号丸”金奖二项。《中医疫病学》获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著作)三等奖,获21世纪世界自然医学大会金奖。先后被“南京电视台”,“江苏电视台”专访报道, “南京日报”、“扬子晚报”、“江苏工人报”、“江苏科技报”,“冶金报”、“江苏经济信息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被录入《中国人才世纪献辞》、《二十一世纪人才库》、《21世纪世界自然医学文库》、《中华医学精英》《中国专家大辞典》、《中国专家名人辞典》、《百家名医治顽疾》、《当代特色诊疗名医》、《中华医药卫生特刊》、《世界名人大典》、《共和国功勋人物》等书籍。

邵梅生出身中医世家,祖、父皆为苏沪皖地区著名中医,解放前后在南京、上海等地开设邵氏中医堂,专门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慕名求医者络绎不绝。受家庭熏陶,广闻博学,研习大量医学古籍和传世古方,并拜国医泰斗罗有明为师,收为关门弟子,亲传身授,学习中医骨病治疗,深得真传绝技,对骨伤病、癌症骨转移的临床治疗研究颇深。

三十多年来,他孜孜以求,立足于中医肿瘤临床治疗研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治疗方法,并提出了肿瘤治疗的六大思想理念。

邵梅生教授治疗肿瘤六大思想理念

一、癌症不是单一局部病变,而是全身病变的局部表现,在治疗上着眼局部的同时,必须重视全身的治疗。

肿瘤发生发展的漫长的过程决定了它是全身性病变,少则几月,多则几年甚至十几年。癌症发病的漫长过程决定了癌症是全身性疾病,瘤体只是癌症的局部表象。我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人患了癌症就像开始出现坏斑的萝卜,将坏斑切掉,不久发现剩余部分又开始出现坏斑,再切再坏,直至整个萝卜坏掉,原因就是整个萝卜都具有了腐败因子,只靠切除难以解决根本问题,这也是很多癌症病人手术切除瘤体后不久又复发的原因。于是人们就开始想办法,把萝卜用盐腌制起来,这就像化疗,萝卜虽然不坏了,但是被腌制的萝卜已经失去了新鲜爽口,原因就是在腌制的过程中,不论是好的部分或者坏的部分被盐水浸泡,其本质都被改变了。化疗也是如此,所使用的药物就像战场上被打瞎眼睛的勇士,端起冲锋枪胡乱扫射,虽然能够消灭敌人,自己的战友也被无辜射杀。是不是能想出一个更好的办法,既不能让萝卜坏,又能保持萝卜的新鲜可口呢?这就需要改变萝卜的存放环境,把萝卜放到冰箱里,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中医治疗里,就是改变人体的环境,调整阴阳平衡,使气血畅通来达到治本的目的。

人体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它需要十分稳定的肌体内部环境,例如心率、血压、体温、激素分泌的恒定,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含量和水分、盐分、氧气含量的恒定等等,生命组织生存所必需的环境一旦发生偏离,人体会不断纠正这种偏离,保持相对恒定状态,如:感觉瞌睡了,睡一觉精神就得到恢复;感觉累了,休息一会体力就得到恢复。但如果存在长期的熬夜、抽烟嗜酒、心里苦闷、压力大、偏食、空气水源污染、超负荷工作等等,身体的自我调节、自我免疫、自我修复能力就会下降,就容易出现气滞、血瘀、痰凝,所产生的毒素日积月累积聚与身体的某一部位,就会产生相应的癌变,进而形成肿瘤,因此说肿瘤是全身病变,瘤体只是局部表现。中医治疗癌症,就是从整体出发,通过调理身体阴阳平衡、协调脏腑、调和气血、化痰利湿、通经活络、软坚散结、健脾和胃、补气养血等,来使患者阴阳平衡、体液循环逐步趋于正常,逐步提升患者自身免疫能力,进而达到延长生命、带瘤生存甚至更好的治疗效果。

二、肿瘤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自身免疫力的调整,人体患肿瘤很大程度上是自身免疫力下降导致癌毒细胞肆意生长,积聚而成肿瘤。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摘下的果实蔬菜,放不了几天就会变质,而生长着的果实,就不会变质。再如,死去的动物,过不几天也会腐败。这些其实都是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的作用,人的一生就是各种病菌斗争的过程,人体自身免疫力有多么重要,显而易见。谈到自身免疫力,首先要认识一下白细胞,白细胞在人体中担负许多重任,它具有吞噬异物并产生抗体的作用,机体伤病的损伤治愈能力,抗御病原体入侵的能力,对疾病的免疫抵抗力等。而任何的治疗如果损失大量白细胞,那治疗会得不偿失,而化疗过程中,在杀灭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杀灭大量白细胞,从而导致人体自身免疫力下降,这也是许多患者化疗后不久就出现复发转移的重要原因。采取中医药治疗,在调理身体平衡的同时,能增进自身免疫力,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三、肿块的大小与患者的生存期不成正相关,肿块大未必生存期就一定短,肿块小,也未必生存期一定长,而元气的兴衰与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

我们在治疗癌症时不应该紧紧地盯着肿块的大小,就像化疗,有不少癌症患者在多次化疗后,肿块确实有些许缩小,但患者随之出现的恶心、呕吐、白血球降低、免疫力下降等副作用会进一步加速癌细胞的复发、转移。越化越弱,越弱越化,最终走入化疗的恶性循环。现在治疗方式已经逐步由以肿块为本转向以人为本,中医在治疗时着眼于人的整体治疗,在抑制局部癌肿的同时,调理人的各项器官,增强人的元气和免疫力,实现自然状态下的康复。即便是肿块没有缩小,但病灶稳定,患者和正常人一样能吃能喝能活动。在我们医院治疗好的患者中就有很多带瘤生存十几年的,而且至今状况仍然良好的癌症患者。

四、肿瘤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心理治疗环节。有权威部门统计,肿瘤患者死亡的原因有3个三分之一,其一就是癌症疾病本身发展到无法挽回的地步,其二是选错医院选错专家治疗不当或者过度治疗而死的,其三就是心理存在严重恐惧被吓死的。

肿瘤心理学研究表明:癌症患者一般要经过否认期、愤恨期、抑郁期、妥协期及接收期5个阶段。病人一旦确诊,常常会伴随焦躁不安、惊恐万分如大祸临头,有的会悲伤而泣、茶饭不思、夜不能寐,以上种种表现会给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患者心情不佳,会造成免疫力低下,因此解决病人心理压力,进行心理调节至关重要,好的心理状态在肿瘤治疗过程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科学研究证实:神经系统可通过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对免疫器官产生支配作用,良好的心理状态能使这种支配作用增强,从而使抗体增多。精神颓废可使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减少,并抑制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作用,导致免疫力下降。心理健康不仅能有效地预防癌症,还有利于癌症的消退。

事实上不少病人并非直接死于癌症本身,而是心理、家庭、社会、经济及医疗等许多因素导致的。从肿瘤心里学的角度来看,肿瘤不同于一般疾病,因死亡率高,难以治疗,“不治之症”又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所以肿瘤患者的悲观、恐惧情绪相当严重,肿瘤医生除了治疗疾病本身之外,还要担负着肿瘤患者的心里治疗,不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要遵循这个原则。最近中央电视台也反复做公益宣传:2012年12月份,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著名歌唱家彭丽媛在世界艾滋病日都做了大型公益宣传活动,要从心里上关爱病人。因此对癌症患者需要医生、专家的指导和心里治疗是非常关键的,帮助病人调整心态、调整负性情绪,客观分析、冷静思考、面对现实,克服不良心理障碍,只有“身心同治”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要让病人相信通过合理、科学、有计划、适当的综合治疗,加之病者积极的配合,度过诊治难关,完全可以走上康复之路。事实上被我们治愈的癌症病人长期生存而健在的很多,实践证明癌症不是不治之症,癌症不等于死亡,有成功的信念才会有奇迹的出现。风雨人生路,精神是支柱,面向生活笑,明天会更好!

五、中医药是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应当始终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并非仅适应于中晚期。

癌症之所以难治,就在于它的多发、复发和转移。目前很多医生只看瘤体是否切除干净、癌细胞是否全部杀死,轻视中医整体治疗,一味地放化疗,致使免疫力下降,不但不能完全解决术后复发和转移问题,还会增加复发和转移的危险。中医治疗肿瘤正是针对肿瘤术后复发和转移,对于刚手术的患者而言,主要治疗目的是提升患者免疫力,综合治疗预防肿瘤的复发与转移;对于晚期患者而言,主要治疗目的是控制肿瘤的再复发和转移,实现带瘤生存的目的,延长患者的生命。面对癌症要有坚定信念,在对症下药,个性化治疗方案指导下,使患者身体保持最佳状态,消除产生复发和转移的可能性。

六、癌症其实就是一个慢性病,其治疗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度系统工程。

肿瘤患者病后的心理变化与躯体的病理生理改变互为因果。80%的病人不是死于治疗期,而是死于康复期。家人和医生应帮助患者减少心理压力和负担,共同抗击疾病。

很多肿瘤病人从医院出来或完成医院制定的手术、放化疗措施后,往往感到迷茫无助,不知道今后的路该怎么走。有的病人以为手术、放化疗都做了,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了,可以放松下来休息休息了;有的人整天生活在惶惶不安中,生怕哪一天肿瘤复发;有的人觉得低人一等,瞒着所有的亲戚、同事、朋友,自己也带着沉重的精神枷锁生活,使本该拥有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

有关调查显示,肿瘤病人中约有66%的人患抑郁症,10%的人患神经衰弱症,8%的人患强迫症。所以肿瘤病人常出现抑郁、焦虑、精神错乱、厌食症等精神心理问题。心理因素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接受手术、放疗、化疗等常规治疗后,病人大多存有怕复发转移的心理隐患。如果不能克服心理障碍,免疫系统就会加快受损,这对康复十分不利。那些有心理矛盾和不安全感,惯于压抑自己的愤怒与不满以及受悲观失望情绪折磨的人最容易得癌症,也最容易复发。相反,安定的社会环境,和睦的家庭生活,必要的社会福利保证,坚定的生活信念等都有利于患者治疗后的康复。

心理治疗还能增强化疗药物的疗效,减轻化疗的毒副反应,对肿瘤康复有很好的协同作用。应当指出的是,心理康复治疗需要肿瘤病人及其亲属与医务人员相互理解、配合,这样才能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全部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