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
2014-11-13
陈一江

主任医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这一刻,

让幸福把你轻轻环绕

艺术家可以晒自己的作品;企业家可以晒自己的创新;农民可以晒自己的丰收;医生可以晒自己的医术。

所以,当我们知道陈一江教授家中有很多病人送给他的感恩锦旗时,我们力劝他拍一张锦旗的“全家福”。

陈一江,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1982年从浙江中医药大学前身浙江中医学院中医系中医专业毕业,留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担任《中医诊断学》、《中医学概论》等教学任务,同时从事心血管病的临床诊治和研究,至今已有30来年。对于陈旧性心肌梗塞、心动过缓、心脏瓣膜狭窄、顽固性舒张压升高、肺源性心脏病,较有临床体会。

心肝脾肺肾都会引发心绞痛

口述:浙江中医药大学心血管专家 陈一江教授 整理:单友良

3000字论文

写了17年

我们中医称“心为君主之官”。如果把我们的整个身体比喻成一个国家,心就是君主,首脑,它统领全身。作为“君主”,它最主要的作用一是指挥协调。我们古人形象地比喻说,心是个小房子,里面住着一个小矮人,名字叫“神”,心靠“神”来指挥全身。既然“神”住在心里面,心就要每天给“神”提供“粮食”,这就是心血,有了充沛的心血,“神”才能正常工作;心的第二个主要作用是分配。心掌控着整个身体的“资源”,这就是气血,它负责把气血分配到全身的每一个地方。

心既是“君主之官”,那么它的“内阁”成员肝、脾、肺、肾就有向“君主”汇报工作的职责,就好比当老总的听到的常常是坏消息,肝、脾、肺、肾一打“喷嚏”,心立即就会“感冒”。所以说,如果一个人心出现病症了,我就要找这是不是其他四脏“汇报”上来的。

《黄帝内经》的《灵枢》卷五第二十四篇,讲的是“厥病”,厥在这里是逆乱的意思,身体内的气机逆乱了,会造成心痛,这就是厥病。我们现在叫心绞痛。

在“厥病”里,列出了6种心痛的病名及症状,分别为:肾心痛,胃心痛,脾心痛,肝心痛,肺心痛和真心痛。

西医把心痛称为心绞痛,一个“绞”字,凸显心痛疾病的凶险。西医认为心绞痛常由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因素诱发,发病机制为冠状动脉的供血与心肌的需血之间发生矛盾,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而出现心绞痛。根据WHO对心绞痛的分型,分为劳力型心绞痛和自发型心绞痛,将其中的初发劳力型心绞痛,恶化劳力型心绞痛和自发型心绞痛统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目前,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包括了卧位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和1985年提出的混合型心绞痛等。

2006年的时候,我发表了一篇3000字的论文《脏腑心痛的临床印证》,这么短的一篇论文,我用去的不是一年两年时间,而是整整17年!

很久很久以前的中国,心痛发作的第一抢救手段是针刺,现在我们有人昏迷的时候就会去掐人中,这就是古时候遗留下来的。“厥病”里面,肾心痛,胃心痛,脾心痛,肝心痛,肺心痛发作的时候,古人就用石头、骨头、铁器、银针等尖锐的医疗器械刺激不同的穴位。而20多年前的我,感兴趣的恰恰就在这里,我要根据古人选取穴位的功效和主治,推导出不同脏腑心痛的症状治法,并在平时门诊的时候进行印证。这个事情,我之前还真没有一位同行这么干过。无论中医西医,一旦病人出现心痛症,第一采取的手段就是活血化瘀。而我要首先搞清楚病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心痛,然后采用不同的方法。

心肝脾肺肾

引发不同心绞痛

下面我们来讲今天的重点:心痛。

在我的医生擅长介绍里面,第一条是陈旧性心肌梗塞,也就是病人已经有过一次心肌梗塞,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如何用中医药治疗,让疾病不再复发?这就是我的擅长之一。

总有那么多的人,在度过第一次心肌梗塞袭击后,经常遭遇心痛的侵扰。但许多病人不知道,他自己到底是肾心痛,胃心痛,脾心痛,肝心痛,肺心痛还是真心痛。

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肾心痛。

原来老的浙农大有一位教授,72岁,早几年查出来有冠心病,平时偶尔胸闷,最近一次体检发现左肾有结石,0.4公分大小,经常腰痛,痛起来的时候得扶腰走路,如果用手拍背部,会痛得更加厉害,还时常引发左胸前区刺痛,心电图检查T波改变。我告诉病人,这是非常典型的肾心痛,是肾脏气逆引起的心痛。肾心痛的典型症状是“心痛发作时牵引到背部,容易出现恐慌的情绪,好像有东西从背后触动心脏,腰痛痛得屈背弯腰。”我们古人认为,胸属阴,背属阳,心是阳中的太阳,所以背与心是相应的,心脉拘急,出现心痛,会引起背痛。肾附于背脊,肾气从背这里上去一直通到心,你可以理解肾气是从心的后门进去的,所以病人会感觉到背后面痛得直都直不起来。

遇到这种情况,一般会采取两步走,一是建议病人装支架,二是想办法把肾结石排出来。而对于肾心痛,我采用的是活血、宽胸、止痛,清热、通淋、补肾的方法,单服汤药就可以了。

再来说胃心痛。

浙江某大学的一位教授,64岁,有一年夏天,爱人说菜的味道不对,他觉得倒了可惜,硬把菜吃了,结果引发急性胃肠炎,上吐下泻,腹胀如有气往上冲,家里人马上给他吃止泻的药,腹泻很快减轻。但到了晚上,出现心痛,疼痛难忍,脸色苍白,手脚发凉。这位病人有高血压、糖尿病,下壁心肌梗塞,以前是装过一个支架的,平时有胸闷、乏力,家里人说这碗菜太贵了,看来要再装支架,得好几万块钱。这位病人认识我的,儿子开车将他送到我这里。得知情况后,我马上给他在前胸区做强刺激。跟他说:“上吐下泻,造成身体脱水,血液里面缺水,血液粘稠度增高,浓缩的血液好像要堵住血管,所以引发心绞痛,这样的心痛,是胃心痛。胃心痛的典型症状是腹胀,心胸疼痛,饥饿的时候心里不舒服,甚至呕吐。古人的解释,胃气上逆,所以腹胀胸满,胃气上通于心,所以心痛更加厉害。”经过我的体外强刺激,他的心痛很快就缓解了下来。

再说脾心痛。

脾心痛最典型的特征是“痛如以锥针刺其心”,就好像是针在刺心脏,而且往往是突如其来的心痛,古代记述:“默默嗜卧”,不想讲话,喜欢一个人躺着,“腹部胀满,心胸闷痛,喘息,泄泻,泄出不知”。这样的病人我碰到没有呢?碰到很多。有一位58岁的女干部,高血压,冠心病,胃里有多发性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左前胸区经常刺痛,胆怯,她自己睡的房子不大的,但感觉到睡在很大的房子里,心里感到害怕,心有悬空摇晃的感觉,面色潮红,下午头胀,吃饭或者吃药只要稍微不注意,就会腹胀、腹痛、甚至腹泻,晚上睡觉多梦。对这样的心痛病人,如果采用活血化瘀的治法,效果就会不好。正确的治法应该清胃健脾,通脉宁心。这位病人前后吃了5个多月的药,胸前区的刺痛总算消失了,胃舒服了,血压也到了120/80毫米汞柱,心率齐,复查胃镜,肠化未见。

在心痛症里面,最痛的是肝心痛。

“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苍苍,脸色发青的意思,说明肝里有病。“不得太息”,就是难以深呼吸。有位64岁的杭州退休工人,冠心病,胆结石,有一天夜里突发胆绞痛,右胁痛不可忍,左胸前区也有绞痛,急诊B超显示半截蛔虫钻入胆囊,血压升高,心电图ST-T波改变。家属的意思,痛得这么厉害,把胆囊拿拿掉嘛算嘞。但病人很有主张的,说她听人说过的,蛔虫穿胆中医有办法的,快给我去找中医。转到我这里来的时候,病人脸上铁青,家属说她在床上滚来滚去,身体一会热一会冷,我按她腹部,碰都不能碰,呻咛不止,呕吐,证属肝胆邪气上逆,心气受扰逆乱血行受阻。我用利胆平肝、安蛔止痛、通利心络的药,3贴下去,病人的疼痛就缓解了,再做B超,胆囊里面已经没有蛔虫了。在上面这张方子里,安蛔止痛我用了乌梅9克,乌梅是酸的,蛔虫碰到酸味,就会“昏睡”过去,胆囊自然就不痛,平时如果找不到乌梅,厨房里倒一小碗醋喝下去,保你醋到病去。

肺心痛就是心痛的时候伴随着许多肺系的症状。

“厥心痛,卧若徙居,心痛间,动作痛益甚,色不变,肺心痛也。”在卧床或休息的时候心痛缓解减轻,咳喘、气急、多痰、心胸疼痛,活动后加剧,甚至咳血,胸区闷痛,严重的不能平卧,都是肺心痛的症状。有一位杭州的老太太,80岁了,气管炎多年。气管炎我们知道的,这个病是进行性的,一年比一年重,并会影响到心脏。这位老太太就是肺源性心脏病、冠心病,呼吸短促,动一动就气喘,有上气不接下气之感,喉咙里有痰鸣声,胸痛,平时因为没有力气,只好躺在床上。我给她服用清肺降气化痰,益气宽胸活血的药,一周后我看她已经能够自己一个人来复诊了。

最后一个我们来讲真心痛。

真心痛就是心脏自己引发的疼痛,相当于现在的急性心肌梗塞。“真心痛,手足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我们的古人观察到,真心痛袭来的时候,非常疼痛,手脚冰冷至肘膝关节。“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生命危在旦夕,2000年前的中医,对此的抢救手段不是没有,但无论如何也不能跟当代医学相比。

急性心肌梗塞发作,越早采取治疗手段效果越好。但是,心绞痛真的到来时,疼痛的地方却不在心脏这个地方,而是在脖子、大腿、肩膀这样一些地方,我们称之武异型心绞痛,让人很难马上警觉起来,因而耽误了抢救的黄金时机。

展开全部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