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首例椎间孔镜手术在市二医院成功开展
“患者吴某患腰部剧烈疼痛半年,伴有右下肢麻痛,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盘源性腰痛,如果按老办法只能是手术治疗。现在采用腰椎间孔镜技术,经过骨科医生不到一小时局麻下清醒的微创治疗,术中腿痛症状立即缓解,出血不到 20ml,术后仅缝1针,手术结束后即可从手术台自主起来,并可以下地行走。”从手术室出来的福州市第二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梁珪清介绍说,这也是我省首例采用德国椎间孔镜技术开展的手术。福州市第二医院骨科吴建军
据悉,市二医院骨科为福州首家引进德国先进的脊柱微创技术——腰椎间孔镜技术(Tessys技术),于2010年8月14日~8月15日,成功开展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三名患者术后疼痛麻木症状立即消失,能从手术台自主起来,并可以下地行走。至此,该院骨科也成为目前华东地区拥有相关设备并开展此技术的首家医院。该项新技术的开展不仅填补了椎间孔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疾患领域省内空白,同时表明我省骨科在脊柱外科微创治疗领域已跻身国内先进行列。
该院骨科九区吴建军主治医师说,椎间孔镜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新开展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具有微创、安全、经济实惠等优点,与传统开放性手术和椎间盘镜手术相比,该技术具有以下突出优点:仅需局麻,在病人完全清醒状态下做手术,不需要硬膜外麻醉或全麻;创伤小,如同一个黄豆粒大小,减少伤口愈合疼痛,患者舒适度高;保护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不破坏脊柱后方结构;椎间孔镜进入皮肤切口后一切操作均为可视化,视野比传统手术放大了10至30倍,操作易避开神经,安全性高;出血少,康复快,手术当天即可下地行走,术后一周左右就可出院; 应用范围广,不仅可解决部分复发及开放手术失败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若治疗效果不佳,即使复发仍可再次施行该项微创手术。”
相关背景资料:
病例1骨科九区吴先生 男46岁 腰痛并腿痛1年多,患腰椎间盘突出症,1年多来经历各种保守治疗如:牵引、卧床休息、口服止痛药甚至手法推拿、按摩、理疗等;遍寻各处医院及医生,均未见明显疗效,最终症状加重,CT、MR检查示腰椎间盘突出达11mm.,严重压迫神经,无法再做类似椎间盘消融术此类微创治疗。仅能长期卧床,无法站立,久坐,甚至吃饭也只能在床上。每晚两点因左腿疼痛,无法入睡。经过1年多病痛折磨,省内各大医院劝其开刀手术,但患者畏惧开刀会对神经造成损伤、出血多、损伤大、恢复慢、费用高;可是当时又没有其他办法解决病痛。在患者不得不决定开放手术时,听说市二医院刚引进德国先进的腰椎间孔镜技术,立即住院治疗。经过骨科九区医生一小时局麻下清醒的微创治疗,术中腿痛症状立即缓解,出血仅20ml,术后仅缝1针,手术结束后,立即从手术台自主起来,并可以下地行走。当天晚上症状消失,患者说有几个月没睡好过了,高兴激动地又睡不着了,术后相当满意,真正做到微创下解决了患者病痛。
腰4、5椎间盘突出11mm 严重压迫左侧神经根
术中定位后用7.5mm套管进入
镜下摘除突出的椎间盘 髓核碎片
镜下修整纤维环
伤口仅7.5mm
病例2骨科九区林先生 男59岁
腰椎间盘突出症,反复腰痛伴右下肢放射痛1年余,已入院康复科治疗4个月,未见明显改善,甚至自行口服止痛药至胃出血,转外科治疗。因胃出血也无法行腰椎开刀治疗,最终选择椎间孔镜微创治疗,术后患者症状缓解,手术成功。
病例3骨科九区 方先生 男59岁 患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右小腿疼痛麻木,特从三明赶到福州市二医院就诊,通过脊柱微创治疗,手术后患者腿麻症状消失,损伤又小,感觉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