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
2016-10-20
张健

主任医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眼表和眼表疾病是近年来提出的新概念。外伤、炎症等各种损伤因素均可导致角膜、结膜上皮表发生改变,以及角膜新生血管化、眼干燥等一系列的病理变化,进而造成患者视功能障碍,因此眼表结构的正常是清晰视觉获得的前提条件。那么什么是眼表疾病?什么叫干眼?干眼要如何防治?寻医问药专家访谈,特邀湖南省中医附一医院眼科张健教授为广大网友介绍眼表疾病相关方面的基本知识。眼表疾病是最常见的眼科疾病。寻医问药网:张健教授您好,寻医问药网站有不少的病友希望了解一些有关“眼表疾病”的知识,您能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么?

张健:

好的,要想了解眼表疾病,那就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叫“眼表”吧?眼表,顾名思义就是眼球的表面。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的话,那么眼表就是眼的窗户上那明亮的玻璃。它由角膜上皮、结膜上皮以及粘附在其表面的一层泪膜组成,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所谓角膜即人们通常所说的“黑眼珠”,它和巩膜(即通常所说的“白眼珠”)一起构成眼球的外壳,而所谓结膜即是巩膜表面的一层黏膜。眼表的主要功能是保证睁眼状态下的清晰视觉。眼表的三个部分关系密切,任何一部分的改变都将导致眼表的不稳定,所引起的疾病即是眼表疾病。

眼表疾病是最常见的眼科疾病。各种眼表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均可影响角膜的透明度,导致视力下降,甚至致盲,即角膜盲。角膜盲排在致盲和致低视力的第二位,仅次于白内障。因此眼表疾病的防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寻医问药网:首先您能简述一下人的眼泪是从哪里来的?张健:

人的眼泪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人的眼泪来自于泪腺。泪腺是由细管状腺和导管组成的,它是分泌泪液的器官。泪腺位于眼眶外上方泪腺窝里,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为眶部,也叫上泪腺,较大,形态很像杏仁,大约有12mm×20mm;下部为睑部,也叫下泪腺,较小。泪腺有10~12条排泄管,泪液产生后就由这些排泄管排出。泪液是一种弱碱性的透明液体,其中98.2%是水,其余为少量无机盐和蛋白质,还有溶菌酶、免疫球蛋白A、补体系统等其他物质。 眼泪产生后,通过泪道排泄。泪道由泪小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组成。泪小点在上、下眼睑缘内侧各有一个,眼泪由泪小点进入像下水道一样的泪小管,通过长约10mm的泪小管进入泪囊,泪囊专门是用来收集和存储泪液的,防止泪液外流。泪囊的大小约为12mm×6mm,泪囊的下方有一根长12~24mm、直径3~6mm的管子直通鼻腔,这就是鼻泪管。泪囊中的眼泪通过鼻泪管进入鼻腔,所以当我们点滴眼剂时,要用手指按住泪囊部,就是为了防止滴眼剂通过鼻泪管流入鼻腔。 人在忧伤、悲痛、伤心的时候,会流眼泪;人在高兴的时候也会流眼泪。眼泪似乎成了情绪变化的象征,其实眼泪并不完全表示情绪的变化。当我们眼睛中落入灰尘等异物时,就会产生大量的眼泪,把异物冲出来。 眼泪中除大量的水外,还有溶菌酶、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乳铁蛋白、β-溶素等,它们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因此眼泪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防卫。一般情况下,结膜囊并不是细菌生存的理想场所,因为细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5~38℃,而眼睁开时,泪液蒸发,角膜表面的温度可低达30℃,因而不适合细菌的生长。但长时间的闭眼或包扎,结膜囊的温度就会上升,有利于细菌的繁殖。结膜囊的防卫作用来自泪液中的抑菌物质。泪液中溶菌酶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分解存在于细菌细胞壁中的多糖类物质以达到杀菌的目的。在眼泪中共发现了五种免疫球蛋白,其中最多的是免疫球蛋白A,它能抑制病菌在黏膜表面的附着,在溶菌酶等的参与下,溶解细菌,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乳铁蛋白则通过阻止细菌对铁离子的利用,而抑制细菌的代谢,从而达到除菌的目的。β-溶素为一种非溶菌酶抗菌物质,它主要对抗葡萄球菌,裂解细菌的细胞膜,协助溶菌酶作用。另外,眼泪还能湿润眼球表面,湿润结膜囊,改变角膜的光学性能。

干眼又称“角结膜干燥症”。寻医问药网:目前干眼的发病很高,请问什么叫干眼?张健:

什么是干眼?干眼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是最近几年才引起人们重视的一种疾病。泪液的分泌在正常情况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所以,干眼的患者以年老者居多。美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0岁以上的老人15%患有干眼,虽然我国没有这方面的调查数据,但是近几年,由于长期使用电脑、空气污染等原因,年轻患者不断增多,尤其是女性白领容易患此病,保守估计,目前我国至少有3000万人患有干眼。

病因有两大类:一方面由于全身疾病如干眼综合征、关节炎、糖尿病等使泪腺不能产生足够的泪液而引发眼干眼;另一方面是由于环境因素,如长期使用电脑,眨眼次数减少,角膜得不到湿润,眼睛就会出现干燥酸涩的症状而诱发干眼。在秋冬季天气干燥的情况下,眼球表面泪液蒸发加速,眼干、疲劳等症状则会明显或者加重。

正常情况下,泪液会以一定的速度不断地蒸发和被吸收,同时泪腺也持续地分泌一定量的新泪液进行补充,以维持眼表的健康、舒适和抗感染能力。而长期在空调开放、空气不流通环境里工作的人员或者经常从事注意力集中的工作者,如电脑工作者、编辑等,因为长期注视荧光屏,眨眼次数明显减少,眼球缺少眼内润滑剂泪液的湿润,同时由于眼球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使泪液的蒸发加快,造成眼睛干涩不适,久而久之就形成干眼病。所以眼科医师张健要大家,经常使用电脑的朋友应特别注意保护眼睛,注意用眼卫生。

干眼分为水样液缺乏性、粘蛋白缺乏性等四类。寻医问药网:请问干眼目前是如何分类的?张健:

干眼,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变为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目前多数学者倾向认为患者仅具有干眼的症状,但为一过性,只要经过休息或短暂应用人工泪液则恢复正常,且无干眼的各种体征,尤其是没有眼表的损害,亦无引起干眼的局部及全身性原因,这类情况称之为干眼症。既有症状又有体征者则称为干眼病,合并全身免疫性疾病者则为干眼综合征。 干眼病因繁多,病理过程复杂,眼表面的病理性改变、基于免疫的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性激素水平的降低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是干眼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然而各因素之间的联系或因果关系尚未完全明了。

目前干眼的诊断分类标准仍没有统一,1995年美国干眼研究小组提出的分类方法,主要将干眼分为泪液生成不足型和蒸发过强型两种类型。前者是由于泪腺疾病或者功能不良导致的干眼,即为水样液缺乏性干眼,又可分为Sjögren综合征所致干眼及非干眼。后者主要指睑板腺功能障碍。

干眼病因复杂,可以表现为原发性疾病,如可能与自身免疫淋巴细胞浸润泪腺和唾液腺有关,病毒感染(EB病毒、HIV病毒)可能也有相关性,因为在单核细胞增多症和HIV感染者中观察到干眼的发展迅速。干眼也可能是其他危险因素如眼部感染、外伤、服用药物、手术、内分泌紊乱等继发引起,如沙眼或眼化学伤引起的结膜瘢痕可以直接堵塞上方穹隆部的泪腺管开口,从而使泪液分泌减少。此外,干眼常伴有许多原发性疾病如:Riley-Day综合征、先天性无泪症、泪腺缺乏、外胚层发育不良、Adie综合征等。 由于干眼的病因复杂,各种影响相互交织,因此有学者主张将干眼根据泪液缺乏成分分为以下四种类型:水样液缺乏性、粘蛋白缺乏性、脂质缺乏性、以及泪液动力学(分布)异常性。干眼的分类并不是相互完全独立的,实际上,它们的分类常常交叉,甚至同时存在,很少单独出现。

治疗干眼时应明确患者以哪一型为主,再对症治疗。寻医问药网:请问有何好的饮食疗法?张健:

一般所知,眼之健康需要一些营养素:如维生素A可帮助光敏感色素的形成,若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夜盲症,同时也会有干眼及角膜软化症。维生素C、维生素E则有抗氧化的功能,可排除人体内不正常堆积的氧化物、自由基,避免组织破坏,对眼睛晶状体、视网膜有保护的功能。β-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成维生素A,一些类胡萝卜素如叶黄素、玉米黄质具抗氧化功能,可保护晶状体和视网膜黄斑部。DHA(二十二碳六烯酸)促进脑部、中枢神经系统以及眼视网膜的发育。锌离子可能与视网膜黄斑部的健康有关。高密度脂蛋白则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眼内血液循环。吃富含以上营养素的食物有利眼健康。

干眼患者,应食富含这些营养的食物如胡萝卜、番茄、木瓜、南瓜、菠菜、绿花椰菜、枸杞子等黄红色和深绿色蔬果(富含维生素A、C、E,β-胡萝卜素、叶黄素、玉米黄质),牛奶(富含维生素A),植物油(富含维生素E),深海鱼类如金枪鱼、鲑鱼(富含DHA、维生素A、高密度脂蛋白),各种植物的种子如核桃、松果(富含维生素E)和牡蛎(富含锌)等。 食物应多生鲜,烹调宜蒸煮,避免辛辣、油炸、烧烤等促使人体老化的烹调方式和烟熏、腌渍等食物。

寻医问药网:请问干眼治疗的最佳方法是什么?张健:

临床上许多干眼患者可能是水样液缺乏和蒸发过强两种因素并存,开始治疗干眼之前,首先应明确患者以哪一型为主,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此外,干眼是慢性疾病,多需长期治疗,要帮助患者树立坚持治疗眼病的信心。泪膜不稳定者,应首先寻找病因并进行治疗。其次与泪液涂布的异常与眼睑的解剖结构以及眼表是否光滑等也有关,故应予以相应的治疗。如若是因为眼睑的暴露导致的泪液过度蒸发型干眼,应根据病情把握眼睑重建手术时机,进行眼睑重建。

治疗用得较多的是替代疗法,也就是滴眼剂润滑眼,以减少干涩感。但是,很多患者在开始出现眼不适的时候喜欢先自己“治疗”,如用抗生素、抗病毒滴眼剂,其实这种方法并不适于干眼的治疗,反而有可能使症状加重,因为不同的干眼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如果是服用了某些药物而引起干眼,则应把药物停掉;若是免疫性疾病、内分泌失调、维生素缺乏等引起的,就要先治疗以上疾病。泪液缺乏性眼干燥需要点人工泪液,不舒服的时候就滴,但一天最好不超过6次,如果超过6次,就会把正常的泪膜冲走,从而加重病情。 另外一种比较先进的治疗就是自体颌下腺移植治疗,将患者自身的颌下腺摘除后,移植到颞部,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将颌下腺的动、静脉与颞部动静脉相吻合,颌下腺导管转移到结膜穹,以颌下腺分泌物代替滴眼剂,达到滋润眼部的效果。

寻医问药网:请问治疗干眼要注意什么?张健:

据我了解,为了预防视疲劳,不少人纷纷采取了不同措施,在办公桌上备用一瓶滴眼剂就是最常见的现象。不过由于缺乏护眼知识,选择这种措施未必就科学。以下是在干眼的认知上最容易出现的误区。

误区一:眼睛干燥就滴滴眼剂 当我们长期面对电脑或大气污染等原因引发眼干涩酸痛、疲劳不适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恐怕就是去药店购买滴眼剂。过度使用滴眼剂就是我们最容易踏入的误区之一。我们不主张干眼患者长期使用滴眼剂。因为目前90%的滴眼剂中都含有防腐剂,这些物质会对眼表面的细胞产生损害,临床就有乱滴滴眼剂致盲的病例,所以眼出现不适还是要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不要随意乱滴滴眼剂。 误区二:干眼一次就能治愈。干眼需要长期治疗,不是看一次医生就能治愈的,而且治疗期间病情可能会反复。因为无论是全身疾病还是环境因素引起的干眼,都只有去除了病因才能根治。 误区三:患了干眼会失明。很多患者担心干眼会导致失明,心理压力较大,其实只有极少数由于全身疾病引起的干眼会致盲,大部分患者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不会导致失明。

合理饮食、注意用眼卫生,有利于预防干眼。寻医问药网:预防干眼还有何决窍?张健:

预防干眼没有什么决窍,但在我们生活中注意以下事项对防治干眼有好处:(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睡眠充足,不熬夜。(2)注意用眼卫生,定时休息,看书或者看电脑等需要注意力集中的工作,建议每隔50分钟就休息5~10分钟,注意眨眼的次数。(3)计算机屏幕和眼睛的距离保持60厘米,并且屏幕胰眼睛低。(4)眼球表面的疾病,如角膜、结膜及眼睑等有发炎、过敏、受伤等需要咨询眼科医生并积极治疗,切勿自行买药。

寻医问药网:请问如何预防“电脑干眼”?张健:

“电脑干眼”已经成为众多长时间在电脑前工作的办公族遇到的共同问题,为了健康需要,特提出以下建议。

(1)疾病探究:长期使用电脑的人普遍患有干眼。干眼与使用电脑时眨眼次数不足有密切的关系。当人们注视荧光屏时,眼的眨眼次数会在无形中减少,从而减少了眼内润滑剂和泪液的分泌,同时眼球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水分蒸发过快,造成眼干涩不适,长期如此就容易造成干眼,严重的甚至会损伤角膜。另外,电脑荧光屏由小荧光点组成,眼必须不断地调整焦距,以保证视物清晰,时间过长,眼肌会过于疲劳。电脑荧光屏的电磁波、紫外线、放射线、刺眼的颜色和红外线等也会刺激眼。 (2)饮食策略:为防止电脑操作者患上干眼,专家提醒要注意合理膳食。早餐应吃好,营养充分,以保证旺盛的精力。中餐应多吃含蛋白质高的食物,如瘦猪肉、牛肉、羊肉、动物内脏、各种鱼类、豆类等。晚餐宜清淡,多吃含维生素高的食物,如各种新鲜蔬菜,饭后吃点新鲜水果。同时,选用含磷脂高的食物以健脑,例如蛋黄、鱼、虾、核桃、花生等。还要有意识的多选用保护眼的食物,如各种动物的肝脏、牛奶、羊奶、奶油、小米、核桃、胡萝卜、青菜、菠菜、大白菜、番茄、枸杞子等。

(3)日常预防:避免长时间连续操作电脑,注意中间休息。通常连续操作1小时,休息5~10分钟。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使双眼平视或轻度向下注视荧光屏,这样可使颈部肌肉轻松,并使暴露于空气中的眼球面积减小到最低。眼和电脑荧光屏的距离遥持在60厘米以上。周围环境的光线要柔和,电脑荧光屏的亮度要适当,桌椅的高度要和电脑高度匹配。

但如果出现眼睛干涩、发红,有灼热或异物感,眼球胀痛,休息后仍无明显好转者,那就需要看眼科医生。

展开全部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