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9日电(记者杨超伦)以推动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等脊柱疾病诊断和治疗新进展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中西医结合脊柱医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届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8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代表齐聚,共同交换、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疾病。
卫生部所属中日友好医院脊柱上颈椎病中心主任谭明生教授当选为本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据谭明生教授介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等脊柱疾病是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为基础,继发颈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和韧带增生病理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的神经和血管而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在成人中约占10-15%,男性多于女性,约为3 : 1,常在中年以后发病,50 岁以上的人群约25 %,60 岁以上的人群约50 %患过颈肩腰腿痛。
当今社会已步入高度依赖电脑和汽车的时代,也是大量“生产”脊柱疾病的时代。脊柱疾病发生人群急剧增加,社会对脊柱健康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对脊柱疾病的诊断治疗和脊柱健康保养的需求越来越大。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我国中西医结合脊柱疾病防治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普及与深入,临床研究已从单纯的疗效观测为目标进而涉及到作用机理、治疗的安全性、远期随访、误诊误治分析、微创手术、非融合技术和上颈椎疾病手术等全方位、多侧面的研究探讨,不断丰富和完善了中西医结合脊柱疾病的基础研究和诊疗学内容。特别是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脊柱上颈椎病中心在上颈椎领域取得了引起国内外同行高度关注的研究成果,2011年“寰枢椎脱位的椎弓根螺钉治疗新技术及临床应用”成果获得“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本届学术会议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承办。大会上有78篇论文进行交流,其中“现代脊柱微创技术新进展”、“脊柱相关疾病与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等学术报告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极大关注。
新华网北京9月9日电(记者杨超伦)以推动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等脊柱疾病诊断和治疗新进展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中西医结合脊柱医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届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8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代表齐聚,共同交换、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疾病。
卫生部所属中日友好医院脊柱上颈椎病中心主任谭明生教授当选为本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据谭明生教授介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等脊柱疾病是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为基础,继发颈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和韧带增生病理改变,刺激或压迫邻近的神经和血管而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种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在成人中约占10-15%,男性多于女性,约为3 : 1,常在中年以后发病,50 岁以上的人群约25 %,60 岁以上的人群约50 %患过颈肩腰腿痛。
当今社会已步入高度依赖电脑和汽车的时代,也是大量“生产”脊柱疾病的时代。脊柱疾病发生人群急剧增加,社会对脊柱健康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对脊柱疾病的诊断治疗和脊柱健康保养的需求越来越大。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我国中西医结合脊柱疾病防治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普及与深入,临床研究已从单纯的疗效观测为目标进而涉及到作用机理、治疗的安全性、远期随访、误诊误治分析、微创手术、非融合技术和上颈椎疾病手术等全方位、多侧面的研究探讨,不断丰富和完善了中西医结合脊柱疾病的基础研究和诊疗学内容。特别是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脊柱上颈椎病中心在上颈椎领域取得了引起国内外同行高度关注的研究成果,2011年“寰枢椎脱位的椎弓根螺钉治疗新技术及临床应用”成果获得“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本届学术会议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脊柱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承办。大会上有78篇论文进行交流,其中“现代脊柱微创技术新进展”、“脊柱相关疾病与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等学术报告引起了与会代表的极大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