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出血29例临床分析
2012-04-27
唐学飞

主任医师锦州市中心医院

脑干出血在临床上相对少见,约占脑出血的10%。我院于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共收治疗29例,占同期收治脑出血9.6%,现就其临床与预后,结合文献复习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9例中男19例,女10例,年龄4~83岁,平均年龄55.1岁,其中60岁以上17例,45岁以下5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5例,冠心病史2例,脑出血史2例,脑梗塞史2例,支气管哮喘史、头部外伤史、小儿麻痹史、慢性支气管炎史、肺结核史各1例。

1.2 临床表现 诱因:活动时发病7例,睡眠中发病5例,大便时发病4例,情绪激动时发病1例,饮酒后发病2例,无诱因10例。症状:头晕13例,头痛10例,呕吐22例,吞咽困难2例,言语障碍5例,眩晕2例,复视1例,不省人事14例,大小便障碍6例,发热10例,眼睑下垂1例,口角歪斜4例,肢体抽搐2例,呼吸不规则2例。体征:血压升高18例,嗜睡4例,昏睡1例,浅昏迷4例 ,深昏迷9例,躁动不安2例,周围性面瘫2例,外展神经麻痹2例,动眼神经麻痹1例,眼球浮动1例,一个半综合征1例,眼球固定3例,眼球同向偏斜3例,内聚不能1例,旋转性眼震1例,针尖样瞳孔9例,瞳孔不等大1例,霍纳氏征1例,舌咽、迷走神经瘫痪3例,颈抵抗10例,偏身感觉障碍4例,一侧肢体偏瘫8例,四肢瘫10例,交叉性瘫4例,共济失调1例,脑膜刺激征阳性4例,单侧巴氏征阳性7例,双侧巴氏征阳性5例。

1.3 辅助检查 未梢血白细胞>10.0╳109者12例。空腹血糖>7.0mmol/L7例。心电图左室肥大伴劳损11例,陈旧性前壁心梗1例,房颤1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全部病例均行头颅CT检查,其中桥脑出血20例,中脑出血6例,中脑至间脑出血2例,桥延交界处出血1例。按多田式计算法测得出血量为0.15~8.99ml,平均3.22ml。出血破入四、三脑室8例,合并基底节腔梗11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1例,双额硬膜下积液1例。其中3例行头颅MRI检查,发现脑干隐匿血管畸形1例。行DSA检查1例,无异常发现。

1.4 治疗与预后 全部病例均行脱水、止血、抗感染、制酸剂等内科保守治疗,结果痊愈10例,好转5例,死亡14例(其中桥脑出血12例,中脑出血1例,中脑至间脑出血1例),死亡率为48.3%。存活组的平均年龄为53.2+22.94岁,死亡组的平均年龄为57.1+12.53岁,经t检验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

×
相关推荐
脑干出血可以治愈的几率有多少
如果脑干出血的出血量<2ml,治愈率可达80%-90%,若出血量为2-5mL,治愈率则为30%左右,若是出血量为5-10mL,治愈率为10%左右,对于大于10mL出血量的患者,则无法治愈。1.80%-90%当脑干出血量小于2ml时,对脑干的压迫和损伤相对较小,可能仅影响部分神经功能。在及时治疗的情况下,受损的神经功能有可能得到较好的恢复,因此治愈率相对较高,可达80%-90%。2.30%左右对于脑干出血量在2-5mL之间的患者,脑干可能会受到较大的压迫和损伤,容易造成更广泛的神经功能受损。虽然部分患者可能通过积极治疗和康复训练恢复部分功能,但完全恢复的可能性较小,因此治愈率较低,仅在30%左右。3.10%左右当脑干出血量在5-10mL时,脑干受到的损伤已经非常严重,可能导致大量神经元死亡和广泛的神经功能丧失。虽然极少数患者可能通过积极的治疗和康复训练保留部分功能,但大部分患者可能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因此治愈率非常低,仅在10%左右。4.无法治愈对于脑干出血量大于10mL的患者,如此大量的出血会对脑干造成极其严重的损伤,几乎会导致全面的神经功能丧失。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的生命往往处于极度危险之中,即使能够暂时存活,也可能长期处于昏迷或植物人状态,无法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当脑干发生出血的情况时,应立即就医,并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片、维生素K1注射液、氨基己酸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止血,并通过开颅显微镜或内镜下血肿清除术、脑室引流管术、去骨瓣减压术等方法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减少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损伤,控制疾病的发展,提高预后。

徐运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上滑加载更多

以上医疗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有必要请到线下就医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tousu@xyw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