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的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年会发布了新的肺动脉高压诊断和治疗指南,该指南是欧洲心脏病学会和欧洲呼吸学会合作的结晶,同时也被国际心肺移植学会认可。新指南提出了肺动脉高压的新定义,着重讨论了动脉型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的策略,同时对其他类型肺动脉高压的定义、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的建议进行了探讨。为了尽快让国内医生了解肺动脉高压新指南的内容,我们选取指南中的精华部分译成中文,以飨读者,译文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谅解。
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和Pulmonary arterialhypertension(PAH)的定义和范畴是不同的,在我国这两个英文术语的中文译法尚未统一,在本指南译文中为了以示区别,将PH译为肺动脉高压,PAH译为动脉型肺动脉高压。
对于怀疑为肺动脉高压的病人,我们需要行适当的非侵入性检查(包括病史、症状、体征、心电图、胸片、经胸超声心动图、肺功能和高分辨率CT)来明确是否存在第二大类肺动脉高压(左心疾病所致的肺动脉高压)或第三大类肺动脉高压(肺部疾患所致的肺动脉高压)。如果没发现这两大类疾病的证据或者如果PH的升高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不成比例,则应该找寻PH相对较少见的病因。如果核素通气灌注显像提示多发肺段灌注缺损,则应怀疑存在第四大类肺动脉高压(肺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可能。如果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正常或者只是显示亚段“斑片状”缺损,则应考虑第一大类肺动脉高压(动脉型肺动脉高压)或相对少见的第五大类肺动脉高压。依据PAH的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