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根临床应用举隅​
2016-03-30
马周旺

主治医师庆阳市中医院

芦根始载于《别录》,《本草图经》谓:“芦根,旧不载所出州土,今在处有之。生下湿陂泽中。其状都似竹而叶抱茎生,无枝。花白作穗,若茅花。根亦若竹根而节疏”。生长于河流、池沼岸边浅水中。全国各地均有分布,采收方便,成本低廉,其性甘,寒。归肺、胃经。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临床应用广泛,现举例如下。

1. 大叶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属中医“风温肺热病”、“ 咳嗽”等范畴,临床以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痛为主翼现。治疗以清透热邪为主。常用中药如石膏、黄芩、瓜蒌、虎杖、杏仁、贝母、紫苑、款冬花等清热化痰之品,加入芦根一味,30~60g,即可清热,又可生津,特别是恢复期,痰量减少,偶尔咳嗽,余邪未尽或气阴两虚时,芦根能清透余邪,调补气阴,加速疾病的恢复。

2. 萎缩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属中医学“痞满”、“胃脘痛”范畴,主翼现为腹胀,胃脘部隐痛不适,疲乏、消瘦、纳差。尉虚标实的虚损病。中医学认为,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二者互雾里,相互为用。湿为阴邪,脾主运化失常,易困阻脾胃,阻遏气机,影响脾胃升降功能,导致痞满的发生。临床常用芳香化湿之品,如藿香、佩兰、枳壳、木香、砂仁、扁豆、薏苡仁之属。但芳香淡渗之品,均易伤阴,湿从热化,热又伤阴,故治湿的同时,常加用芦根一味,生津而不留湿,养阴而不恋邪,燥润相济,达到治疗目的。

3. 糖尿病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本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尉,燥热侮,二者互为因果,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愈虚。临床常用葛根、知母、鸡内金、天花粉、五味子、山药、沙参、麦冬、生地。加入芦根,即可治疗上消肺热津伤证,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又可治疗中消胃热炽盛证,养阴生津。《本草经疏》记载:芦根,味甘寒而无毒。消渴者,中焦有热,则脾胃干燥,津液不生而然也,甘能益胃和中,寒能除热降火,热解胃和,则津液流通而渴止矣。客热者,邪热也,甘寒除邪热,则客热自解。肺为水之上源,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始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肾为水脏而主二便,三家有热,则小便频数,甚至不能少忍,火性急速故也,肺、肾、脾三家之热解,则小便复其常道矣。

4. 肾结石

肾结石属中医“淋证.石淋”范畴,巢元方在《诸冰原候论.诸淋病候》中记载:“石淋者,淋而出石也,肾主水,水结则化为湿,故肾客砂石,肾虚为热所乘”。常用药物如萹蓄、通草、滑石、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石韦等排石药物。《金匮翼.诸淋》中说:“初则热淋、血淋、久则煎熬水液,稠浊如膏、如砂、如石也” 。可见湿热在石淋形成中起关键作用。叶桂《温热论》原文第2条云:“……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虽为气分证,但湿热之邪导水湿下行之意与石淋治则有异曲同工之妙。邱火新用芦根排石汤治疗肾结石180例,取其“上焦燥热,津液不足而尿液生成过少,导致“水结则化为石”之意,利用芦根清肃肺气之功效,总有效率94%。

5. 食管反流性哮喘

食管反流性哮喘属中医“吐酸”范畴。《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呕吞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素问.咳论》说:“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饮食,此皆聚于胃,关于肺,使人多涕唾,使人面浮肿气逆也”。肺胃相关,胃酸刺激气道,日久肺失清肃,肺气随之上逆,气道挛急,则见气喘。和胃降逆,肃降气机是其基本治疗大法。方药如:苏梗、前胡、半夏、竹茹、枳实、厚朴、旋覆花、杏仁、玫瑰花、芦根等。芦根归肺、胃经,清热和胃,则气逆自平。

6. 痤疮

痤疮是一种青春发育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多因肺经血热熏蒸颜面,或过食辛辣厚味,脾胃积湿生热凝滞肌肤而致。常用豆豉、生石膏、炙麻黄、连翘宣肺清热化湿,加入芦根一味,入肺经理肺气,使湿热之邪得以因势透解而不致内闭。

7.便秘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症。其治疗应以通下为主,但决不可单纯用泻下药,应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法。临床热秘最常见。常用大黄、枳实、厚朴、麻子仁、杏仁、芍药、麦冬、玄参、生地。中医理论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临床中加入芦根30g,生津润燥,通腑降气,有下病上治之妙。

此外,临床中芦根也用于儿科麻疹、口疮、咽喉肿痛、霍乱、心腹痛等内外科疾病,《日用本草》记载芦根还能解河豚鱼毒。

展开全部内容
×